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创新驱动中的中国之路——政协委员谈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参加政协科技、科协界联组会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这一词汇,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那么创新之路如何走?
2013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并参加联组讨论。在现场听取了11位委员的踊跃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创新发展之路,开启了新的壮丽篇章??萍即葱抡铰郧?,“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走得坚定而平稳,取得一系列世界瞩目的成就。而这条路上爬过的坡、跨过的坎、获得的成就和飞跃,相信在那些联组会上建言的委员们眼中,别有一番体会,因为他们之中的大部分,既是中国创新之路的见证者又是参与者。
从“跟跑”到“领跑”
长期关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对那场联组会记忆深刻。
“成就不谈,只谈问题?!备捎碌笔钡目偶?,来自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干勇提出了我国当时对一些核心技术的研发力量各自为战、过于分散的问题。
“2013年我国市场上集成电路企业多达600余家,但我们的产品比日韩等国家仍差两代到三代,要集中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建立一个核心技术的共性研发平台十分迫切?!备捎碌暮诵墓鄣阃芽诙?,因为他对共性研发平台建设的呼吁,已不是第一次。
转眼6年间,我国在科技创新上的“中国突破”不断震惊世界;距地面343公里,这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缔造的中国高度;每秒9.3亿亿次,这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创造的中国速度;最大深度7062米,这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刷新的中国深度……这些数据的背后,无一不是烙着“中国创新”的印记,印证了干勇所说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习近平指出,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走自主创新道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发展,干勇感慨万千;对于总书记所说的未来重点领域,常年在科研阵线的干勇仍在挂牵。干勇认为,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光交换和光互联的芯片将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因为没有芯片作为通道,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大量数据将没法实现。“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各具优势,而我国深圳的创新体系是最强的,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平台创新模式正在形成?!?/p>
这,对于6年前就执着于平台建设的干勇而言,自是莫大欣慰,也增添了更多期盼。
“短板”取得长足发展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万建民仔细读了一遍又一遍。
其中有一段话,他常常津津乐道。
“文件提出要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线,明确提出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来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蓖蚪袼怠?/p>
作为联组会现场抢到“话筒”的委员之一,万建民谈的正是农业科技创新中的生物育种问题,所谓科技兴农,良种先行。
“除了增产,近年来我国育种家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已经累计减少杀虫剂用量90多万吨;培育出的抗病玉米、小麦、水稻等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大幅度减少了每年的农药使用;抗旱节水小麦和水稻品种大大提高了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蓖蚪癖硎荆幽持殖潭壬纤?,育种研究同时关系着中国的“粮食安全”以及“生态安全”。
而从科技创新角度,基础研究在过去曾经是我国农业科研十分薄弱的环节,现如今基础研究与现代育种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种业科技创新工作,将其作为农业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全国优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种子企业,以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为纽带,统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及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万建民对这几年农业科技领域的发展如数家珍。如果说万建民还有期盼,这期盼仍是来自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
“现在农业科技创新都由政府投入,因为农业本来就不是暴利行业,科研投入大但见效慢,所以企业没有动力也缺乏环境,农业科技人才同样流失严重?!蓖蚪袼担跋M骷墩绦严敖阶苁榧堑闹匾不熬衤涫岛?,切实认识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支撑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战略的实施,同时对农业科技领域前沿技术要抓紧研究?!?/p>
“千里驹”终遇“伯乐”
2012年,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王光谦,从清华大学转入青海大学担任校长。
作为青海引入的“金凤凰”,也是青海大学“柔性引进”的第一位“院士校长”,王光谦的到来实现了青海大学乃至青海省高等教育史上院士“零”的突破。但是“被引进人才”王光谦,内心始终关注的是科研人才培养问题。
王光谦把这份关注带到了联组会现场?!拔壹堑玫笔闭飧鑫侍庖彩抢仙L噶耍崃撕芏嗄??!蓖豕馇?,在现场他同样执著表示,只要问题还存在,就会一直提下去?!跋衷诎煅Ф际恰锊患恕?,有钱盖大楼、添设备,科研人员待遇却止步不前,只能给教授们打打下手,长此以往‘千里驹’也会变成‘小毛驴’?!?/p>
6年来,在一系列国家有关人才战略的支撑下,王光谦担忧的“千里驹”们并没有变成“小毛驴”,这些“千里驹”和“金凤凰”,成为各地争抢的“香饽饽”。
国家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撑,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注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鼓励人才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
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优化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
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与此同时,这几年,中央、地方、部门纵横联动,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发展,带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
对于王光谦而言,当年那个向总书记陈情科技人才培养问题的他,如今不仅自己成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山河中”的践行者,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西部一所培养高等人才的大学“掌门人”,王光谦2014年还把清华大学两个国家级科研团队搬进了青海大学,并且在青海大学通过各种渠道“筑巢引凤”,身体力行地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广阔天地”。
被采访的委员们这几年来,有的在本职工作中发挥着创新领军人物的作用,有的持续为科技创新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鼓与呼,有的为科技人才培养煞费苦心,而总书记联组会上的讲话始终在他们耳畔回响。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创新驱动 中国之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