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不谋所居,难有所成
世间万物,离不开所居之处。所居之处,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有时更关乎立场、方向、原则甚至道路的选择,不可不慎重对待。
南朝梁《殷芸小说》中,有这样两句关于树木的论述。其一,“子独不见河边之树乎?仆御折其枝,波浪荡其根,上无径寸之阴,下被数千之痕,此木非与天下人有仇怨,盖所居者然”。其二,“子不见嵩、岱之松柏,华、霍之檀桐乎?上枝干青云,下根通三泉,上有猿狖,下有赤豹麒麟,千秋万岁,不逢斧斤之患,此木非与天下之人有骨肉,亦所居者然”。一则为河边之树,一则为山巅之松柏、檀桐,两者之所以境遇不同、前途不同、命运不同,皆因“所居者”迥异。
诚如此,立身处世之环境清浊,与哪些人相处交好,往往能够决定事业之得失成败,岂可不察?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早年亲近君子、重用贤相管仲,得以九合诸侯、名扬天下,成就一番事业;然而,桓公后来没有听从管仲临终时的劝告,不再重用君子贤人,身边整日围绕着易牙、开方和竖刁等人,结果导致小人专权,国势日衰,自己也落得个晚景凄凉。
择善而居、亲贤远佞的道理,不少典籍中都有所阐述。如,《孔子家语》中记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又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告诫后主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些都是在提醒人们,只有慎重选择所居之处和亲近之人,才能成就功业、远离祸患。
到了近现代,身居何处、亲近何人,往往是对革命者理想信念、群众观点的考校。1927年大革命失败,有些原本自诩为“革命家”的人逃跑或叛变脱党。在这个危急关头,贺龙却说“不管形势怎么变,我贺龙要始终站在共产党和工农大众一边”,并且于1927年9月初,在江西瑞金锦江中学的一间教室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事实上,不少革命先辈过去都曾衣食无忧,过着富足的生活,他们之所以毅然告别旧世界,义无反顾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事业,就是因为要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时代改变了,但优秀共产党人始终心系群众、依靠群众,不愿有片刻的疏远或隔离。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赴广东新会视察期间,在新会人民礼堂向干部群众作报告。当地群众知道周总理来了,奔走相告,纷纷涌进礼堂,工作人员怕影响总理作报告,赶快把礼堂的门关上。周总理见状,笑着对县委领导说:“为什么把我同人民群众隔开来???”于是,礼堂的20多扇大门重新打开,整个礼堂爆满了。1961年6月,陈云同志到上海市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进行调查研究,在这期间,他住在农民家,吃在农民家,上午开座谈会,下午到田头、养猪场和农家作实地考察,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在平时,他也会经常到商店、菜场等去看看,了解百姓日常生活状况。
对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讲,不需要像在革命年代那样常常面对生死抉择、经受战火考验,但需要面对的改革发展重任、各种风险挑战,并不比过去简单轻松,必须静下心来,摆正自己的位置,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我们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只有时常检视自己“所居之处”——究竟是离群众更近了还是疏远了,慎重选择立身之所,才能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才能方向不偏、业有所成。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居, 成 礼堂 群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