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须尽早应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成为历史,但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正逐渐步入老年(一般认为在2015-2050年),“421或422家庭模式”让独生子女养老问题成为重大现实问题。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上,几份政协提案不约而同关注到了这一问题,比如民革广东省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制定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政策的建议》,邓玉桂、郭开农、彭放等三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完善我省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独生子女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尽来自父辈祖辈的关爱,如今到了而立之年,却被接踵而来的烦恼所困惑。父母渐老,孩子还小,生活的压力让许多独生子女喘不过气来——“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本萃臣?,截至2018年8月底,广东独生子女家庭约占全省家庭总量25%,约829万个;其中独生子女家庭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约62万。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已经摆到了眼前,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尽早应对、妥善解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生在眼前的现实。诚如政协提案中所指出:“妥善解决这一群体‘老有所依’的需求,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关乎国家对人民的承诺?!?/p>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便是家庭结构的变迁导致子女压力增大。这种压力既有经济压力,还有心理压力和体力压力。通常来说,一对夫妻在赡养4位老人的同时还要抚养孩子,事务繁忙,精力有限,很难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情感需求。如果继续采取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多少已经有点不现实了。另外,“特殊家庭”的养老困境也是持续存在。失独家庭、伤残家庭是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现的一种“特殊家庭”,尤其是失独家庭将面临投资、效用、情感等方面无法挽回的损失,父母经常会陷入情感封闭、与社会脱节等境地,他们的养老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独生子女家庭作为特殊政策下的产物,他们为国家计划生育放弃了很多,所以在这批家长的养老福利方面,国家其实已经有了相应的倾斜。比如,独生子女奖励扶助补贴,主要针对农村户口的家庭,凭独生子女证每年能领取960元的补贴。此外,还有独生子女父母奖金补贴、独生子女家庭伤残扶助补贴、独生子女人员死亡补贴、独生子女教育补贴等。现有的补贴项目种类繁多,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独生子女的负担,但因为一则补贴不是普惠性的,二则补贴金额比较有限,事实上很难有效满足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需求。如何妥善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和机构未雨绸缪,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让独生子女的老人能有一个更加幸福的晚年。
应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需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健全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完善对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政策的研究、规划、监督及执行等工作。从具体政策上看,要对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实施普惠政策,切实减轻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压力,如提高独生子女保健费,建立完善的独生子女父母高龄生活补贴制度、独生子女的父母失能生活补贴和困难丧偶老人生活补贴制度,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等。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补贴和奖励的标准,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上涨幅度相匹配;建立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专项基金,保障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丧子等意外风险时能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独生子女家庭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一代,社会应更加关注这一群体,确保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独生子女 家庭 女家 养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