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贵州发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贵州发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 民族村里产业旺
面对民族地区艰巨的脱贫任务,贵州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民族团结步伐,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近日,记者跟随国家民委工作人员来到贵州省铜仁市及黔东南州等地,只见一幢幢极具民族特色的房屋依山而建,民族村里特色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振兴特色村寨
距离国家级自然?;で缶簧缴矫旁?公里,踏上吊桥,穿过太平河,美丽的寨沙侗寨就掩映在一片茂林翠竹之中。这里是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上侗族群众聚居的一个自然村寨,全村75户314人,侗族占近80%。浓郁的侗家民族风情特别是侗家民居建筑所独有的韵味常令游人流连忘返。
此前多年来,寨沙侗寨一直守着“金山”受穷,长期戴着“贫困帽”?!肮フ饫镌犊词乔嗌铰趟慈词桥7喑啥?。”村委会主任陈雪容告诉记者,2010年,寨里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
穷则思变。2011年,随着梵净山旅游业的发展,江口县决定利用寨沙侗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太平镇镇长贾小华介绍,寨沙侗寨通过科学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包装,建成风格统一的侗家木楼;通过整合涉农资金和帮扶资金600多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进行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解决了贫困乡村旅游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侗族文化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最具特色的招牌,必须深入挖掘。”贾小华说。他们组织人员赴侗族文化发祥地——黔东南黎平县实地考察,请来侗族老师开展文化与歌舞培训,并从黎平县的资深古建筑公司采购建设原料,高薪聘请侗族土著艺人手工加工侗寨鼓楼。
2013年,寨沙侗寨被国家民委认定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予以挂牌,进一步打响了村寨侗族文化旅游品牌。2017年,全寨共接待140万人次游客,年人均收入跃升至4.2万元。
据介绍,近年来,贵州省投入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1.6亿元,着力实施“1151”保护与发展计划,即重点建设10个民族特色小镇、10个示范廊带、500个民族特色村寨,命名1000个民族特色村寨。截至目前,全省213个民族特色村寨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居全国第一,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注人口较少民族
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列入国家扶持的人口较少民族有毛南族和仫佬族,省内有人口较少民族乡1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63个,分布在2个自治州7个县21个乡镇。
如何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的保护?贵州省以实施《“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人口较少民族率先小康行动计划,高起点、高标准统筹谋划,改变其长期贫困落后面貌,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在黔东南州麻江县龙山镇复兴村,仫佬族人口占到全村一半,是典型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寨。过去这里由于地处边远,交通闭塞,是全县的“落后村”。而今,复兴村已真正实现了“出门不湿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用柴,信息家中来”和“村容寨貌特色美、自然环境生态美”的目标。
“可不是为了你们要来才打扫得这么干净,村民们早已养成自觉爱护村内环境的好习惯,美丽乡村建设逐步迈向常态化?!绷秸蛘虺げ套用飨蚣钦呓樯?,近几年,复兴村以较少民族项目为“敲门砖”,整合扶持发展资金,强化以项目实施推动农村水、电、路、房、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房前屋后庭院绿化,建设家庭花园。
一个村庄整洁、初具规模的仫佬族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正在形成。蔡子明说,为了加强致富工程建设,复兴村组建了脱贫攻坚“特惠贷”村级合作社,由村两委负责人领办,实现了“党社联建、村社合一”。村合作社还发展生姜种植30亩,带领贫困群众种植生姜300亩,还拟在龙井组建设乡村民宿,依托“乡味复兴”品牌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产业。
扶植优势产业
复兴村村民、仫佬族特色灰拔豆腐产业领头人金渊秀告诉记者,她家的灰拔豆腐已通过“黔东南州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审批?!跋衷诖謇锟伺┐宓缟唐教ǎ乜砹耸勐羟?,很高兴有这么多人接受灰拔豆腐,也是继承仫佬族祖先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金渊秀说。
从鲜有人问津的小本生意,渐渐做到小有名气,得益于村里对民族产业培育的重视。如今,麻江县的超市和小学都成了金渊秀的稳定客源,每天能卖出灰拔豆腐300多斤,年销售额达到40万元左右;灰拔豆腐产品纷纷打入周边县市超市,复兴村也建成了灰拔豆腐加工厂,逐步实现文化产品向文化商品的转变。
要想过上好日子,还得深挖产业致富路。多年来,贵州省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的数据中心落户贵州民族地区,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入选全省第一批数字经济示范小镇,独山县电子终端产品制造业初具规模;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5大传统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推动“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产业布局……
走进黔南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从绿油油的蔬菜基地到泡菜缸腌制贮藏工厂,从绿壳蛋鸡养殖场到卤制品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各类优势产业遍地开花。乡党委组织委员王清元介绍,按照“一长两短”产业规划,卡蒲毛南族乡发展蓝莓、菩提树、林业养鸡、云茸等特色种养业初具规模并形成示范效应。近年来,乡里还引进多家企业入驻,进行中药材、蔬菜、畜禽等产品深加工,打造全产业链,进一步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产业,既能保存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载体,又可以结合特色种养、民族手工艺、民族风情旅游等产业,激发民族地区村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助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惫颐裎梅⒄顾舅境ふ胖靖账?。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静原)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产业 民族 特色 发展 人口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