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天下第一街”的“浴火重生”——汉正街两度“起死回生”背后的迭代“密码”
新华社武汉1月25日电题:“天下第一街”的“浴火重生”——汉正街两度“起死回生”背后的迭代“密码”
新华社记者
“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p>
有着500年历史、号称“天下第一街”的汉正街历经沧桑,如今依旧活力四射:每天10万多名“打货人”来往穿梭,日均服装交易额达两亿多元,业内估计每年仅男装线上、线下销售量就占全国市场的三成左右。
曾经,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典型一度被关停,作为“脏乱差”批发市场代表又差点被整体搬迁。
汉正街的两度“浴火重生”,背后蕴含着哪些迭代“密码”?
从“投机倒把”到“改革先锋”,首次迭代打造内贸经济“初级版”
40多年前,在汉正街摆小摊养活家人,还因“投机倒把”坐过牢;40年后,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改革先锋”的表彰。78岁的郑举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命运会有如此大的转折。
上世纪50年代,在汉正街土生土长的郑举选因双目失明,在家门口摆起地摊,卖过五角星、纪念章,也背着冰棒箱四处叫卖。凭借货真价实、守信经营,郑举选的小生意做得红火,还被同行戏称为“盲侠”。
处在长江、汉水两条黄金水道交汇处的汉正街,兴起于明朝成化年间。这里曾上演着“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景象。
然而,有着“货到汉口活”之美誉的汉正街,也一度日渐“凋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延?;匾渌担笔蔽夜τ诩苹媒锥?,工业基础薄弱,各类物资供给有限,小到一枚纽扣、一把雨伞,都需要经历从国家下计划--企业生产--国有商业部门收购后定价销售这个“路线图”才能到消费者手中。
那个年代,个体户被视为资本主义产物;个人进货、定价销售会落下“投机倒把”罪。汉正街所有小商品交易被禁止,个体户也被取缔。
往日熙熙攘攘的汉正街骤然冷清。
“我要养孩子、养老婆,又找不到工作,生计所迫,只好继续偷偷做小生意?!敝>傺∷?,为此,他进过学习班,还被关进看守所。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汉市决定放开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刚从看守所出来不久的郑举选,赶紧向工商部门提交了申请,成为首批103户申办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户。
“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做生意,再也不用偷偷摸摸、提心吊胆?!敝>傺∷?,那时候,生意真是红火,针线、纽扣、打火石都是成堆卖。
最高峰时,汉正街形成60多个专业市场、30多万种商品的小商品综合市场,每天前来打货采购的客流量超过30万人次,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上世纪80年代,郑举选就成为武汉市的首批万元户、百万富翁。
改革开放后,“买全国、卖全国”的汉正街迅速恢复市场繁荣,成为中国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的代表,成为中国内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先行者、试验区。
从“脏乱作坊”到“时尚名街”,二次迭代催生批发市场“升级版”
汉正街龙腾大道上的服装商户李涛,上世纪90年代从摆地摊开始,一步步开创男装品牌“合伙人”。这家面积不足80平方米的小商铺,现在年销售男装上百万件。
“10多年来,汉正街要整体搬迁的消息不断?!崩钐嗡?,他和很多服装商户尝试搬出汉正街,最终又搬回来。
迁出又搬回,这是汉正街不少服装商户的共同经历。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汉正街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弊端日益凸显:依赖现金、现货、现场的“三现”交易,市场瓶颈难以突破;传统“买全国、卖全国”,批发走量模式逐步式微;占道经营、前店后厂等“脏乱作坊”格局,频繁发生的火灾。
搬迁还是转型?汉正街面临艰难抉择。
搬迁属常态,转型难破题。汉正街管委会原副主任熊国汉说,处于城市核心区的综合批发市场,商铺、仓储、加工、住宅高密度混杂,超出城市容纳极限,加上消防、交通、治安、环境等问题限制,往往被迫整体搬迁,鲜有就地成功转型案例。
在汉正街经营20多年的张立志说,服装行业相对利润率高,但需要产业集中,人气集聚。离开汉正街,就远离了汉口商脉。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张庆辉说,武汉文化底蕴丰厚,工业产业链完备,棉纺、服装加工产业基础坚实,服装设计院校云集,专业人才储备雄厚,“进入互联网时代,汉正街还是金字招牌”。
经过“综合整治、拆迁征收、产业升级”,加上全面“禁货”,汉正街43个消防问题突出的市场被关闭。数千家加工厂、上万家商户转移搬迁到武汉黄陂、孝感汉川、潜江等地。
留下来的服装商户,生产车间、仓库物流外迁,门前狭窄马路被改造扩宽,原本“脏乱差”的作坊变身成为外观新颖的时尚商店、商铺,仅保留展示、交易功能。
由此,汉正街完成从小商品批发市场,到服装“时尚名街”的蝶变。
眼下,依托武汉周边60公里内3000多家服装企业,80万名产业工人的配套,汉正街服装年交易额近千亿元,形成与广派、杭派服装“三分天下”格局。
从追求规模,一味走量;再到找准定位、顺利转型,汉正街恰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缩影。
从“抄版贴牌”到“汉派设计”,三次迭代培育潮品供给“现代版”
走进汉正街品牌服饰批发广场,3000多家服装商户聚集,前来逛街、“打货”的顾客,人流如梭。位于六楼的设计中心,数十名设计师、样衣工一派忙碌,版式设计、样衣加工、新款上架……
一公里之外,在建的武汉国际时尚中心,主体结构雏形初具。投资百亿元、今年9月即将投入运营的时尚中心,将有3000多个品牌进驻,汇聚国内外设计团队、服装加工企业资源,打造服装产业共享平台。
针对“抄版贴牌”为主、原创设计不足、假货泛滥不止等短板,汉正街与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合作,“订单式”培养设计人才。目前已有300家服装设计师工作室进驻,汉正街成为展示“汉派”设计的重要窗口。
过去习惯“赌”潮流,商户看中几个款式,就上万件进货,稍有差池全变库存,损失惨重。武汉国际时尚中心投入运营后,借助原创设计资源共享、快速反应加工保障、全程线上物流配送等方式,帮助服装商户实现“小单快反”式经营。
“今后,商户可以先小批量下单,结合市场反馈,在3至7天内完成批量生产、物流配送全流程,快速反应,减少库存,提高利润。”负责武汉国际时尚中心运营的复星集团云尚产业总裁田左云如是说。
随着网络技术和快递业的发展,各种汉派服装、日常潮品……通过线上、线下流入全国各地。
现在,琳琅满目的服装款式不断更新,搭配潮流“网红”直播在线推荐,潮品发布会和城市T台秀不时举办,散发着汉正街的青春、时尚。
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景新华说,中国经济从短缺、到富足、再到个性化的跨越历程中,凭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善抓机遇的商业精神,汉正街一次次迭代破题,浴火重生。
汉正街人流不息,奋斗者追梦不倦。(记者唐卫彬、刘紫凌、廖君、李劲峰)
编辑:秦云
关键词:汉正街 起死回生 天下第一街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