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湖北首秀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二维影像扫描图像被传输至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医生在主控屏幕上依据合成图像设计好钉道,在导航下,机械臂将手术工具定位到手术位置,确认无误后安放成功。22日,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完成首秀,辅助医生完成股骨颈骨折中空钉内固定手术。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湖北省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武汉市第四医院副院长王俊文教授表示,“它的出现,标志着医院骨科手术迈入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时代”。
机器人精准定位
误差达到亚毫米级
22日下午,形似“独臂侠”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手术团队中的独特一员?;颊呶馀考柑烨安簧魉ど耍贾伦蟛喙晒蔷惫钦?,需要手术复位固定,经术前评估,该院骨科专家团队决定采用机器人辅助医生手术。
手术现场,医生先用透视机对患者进行二维影像扫描,图像被同步传输至骨科手术机器人“大脑”系统。医生在主控屏幕上依据合成的图像,设计好三枚钉子的钉道,在光学跟踪系统的导航下,机械臂将手术工具精确定位到手术位置,一次性安放成功。
“打钉子像射击手打靶,任何人也不能保证次次正中靶心?!敝鞯兑缴瓷斯强瞥旅鹘淌诮樯埽晒蔷惫钦勰诠潭ǖ氖质跏粲诔9媸质?,难度不大,但是传统手术依靠医生徒手操作,医生的熟练程度、身体状态都可能导致打进去的螺钉并不在规划位置。骨科手术机器人的优势正是精准和稳定,可以让实际与规划的误差小于0.8mm,“指哪打哪,正中靶心,堪称完美!”
“独臂侠”上阵
解决骨科手术三大难题
对于传统的骨科手术,手术部位空间小且毗邻重要神经和血管,医生如同在布满管线的黑箱子里进行精细操作,面临着看不见、打不准和不稳定三个难题。
传统手术中,医生可以借助X光射线在术中透视看到骨头,但为了定位准确,患者要反复“吃”射线,而“透视眼”“稳定手”“灵活脑”三合一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能最大程度保证一次到位。
记者看到,机器人系统由主控台车、光学跟踪系统和机械臂构成。该院创伤骨科一病区徐海军博士解释,主控电脑是机器人的“大脑”,光学跟踪系统是机器人的“眼”,机械臂宛如机器人的“手”。手术时,医生通过C臂机进行透视,影像传导进入主控系统后,形成手术部位的“三维地图”,医生在图上规划好手术路线,主控电脑将它传达给机械臂和光学跟踪系统,一边指导着光学跟踪系统进行导航,准确指示进钉位置,同时,指挥着机器臂在正确的位置进行精确操作。
更微创、更智能
患者将全方位受益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主要应用于创伤及脊柱骨科手术领域。在机器人设备的辅助下,骨科手术可少走弯路,降低失误概率,可以保证复杂手术安全化,常规手术微创化。手术时间将缩短一半,患者伤口小、出血少。经过计算,接受机器人手术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可缩短17天左右。王俊文说,机器人手术是未来手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借由“独臂侠”之手,今后,医院机器人全年手术量将有望达到500至1000台。
编辑:张同天
关键词:手术 机器人 骨科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