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家”期如约而至 温情溢满旅途
1月21日零时29分,北京地区春运首趟增开旅客列车K4051次,载着一车挥手告别的旅客和列车员,缓缓驶向江苏南通——2019年春运的大幕就此拉开。(1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以前过年,过的是物质,盼的是瓜子糖果新衣服。现在过年,过的是精神,盼的是一年分离后的团聚。而今,年味愈来愈浓,越多越多的人们收拾行囊踏上归途。无数个回家的故事,亦勾勒出一个流动中国的时代图景。头等舱、经济舱、硬座、软卧亦或长途汽车,我们回家的方式不同,但千里之外的家乡,相同的是有人在望眼欲穿等着我们。
春运虽然不是铁路一家的事,但火车维系着百姓更深沉的情结。拥挤不堪的人流、隔窗相望的送别、一声声“香烟、瓜子、八宝粥,啤酒、饮料、矿泉水”……折射出了太多的无奈和落魄、心酸和感动,凝结着无数人的春运记忆。一趟旅途,聚集了天南海北的国人,而车窗就像一个个相框,定格着归乡人的情感。在列车上,归家的人们忘却疲惫与辛劳。等待列车的开动,等待与亲人的团圆。当列车速度越来越快,望着奋斗的城市渐渐消失在眼前,那熟悉的家的印象愈加清晰,亦是感慨万分。
春运路上,有一群默默坚守的岗位的人,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整个社会,为春运添了几分温情色彩。铁路12306客服最多一天接500多个电话,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旅客的态度好坏,总能听到他们用“微笑”的声音为旅客解疑释惑。不计其数的列车员坚守岗位,夫妻聚少离多已成习惯。刘建丽用列车过站时靠站的两分钟与丈夫相见,简单的几句寒暄,包含着两人14年婚姻的辛酸和甜蜜。薛峰的21张请假条,是21份无奈,是21份愧疚,同样也是21次付出和坚守。让人心酸、心疼的同时,还有感谢和感动。而这些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不知疲倦的工作人员像机器般不停运转,只为旅客平安出行。
春运,我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挣扎着向前,或是站在拥挤的弯不下腰的车厢里历经彻夜不眠的摇晃,辗转千里,极尽艰辛,为的只是不让家的温暖有一丝一毫的凉薄。而虽然春运之路几经波折,但在见到家人的那一刻一切都已微不足道。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春运 温情 旅途 溢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