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讯息书画讯息
文人笔墨的前世今生
原标题:丹青宝筏——文人笔墨的前世今生
董其昌艺术大展 世界各大博物馆藏品齐聚上海博物馆


是图布局较为繁密,具体而微。皴法柔和,山石造型圆浑,明显源自黄公望画法。据画左程嘉燧题跋可知,此扇页系董氏三十五岁时作品,此作可以认定为目前传世董其昌最早绘画作品,对于研究其早期画风具有重要意义,十分珍贵。 《山居图扇页》 金笺水墨 董其昌(明) 上海博物馆藏

晚年董其昌,可谓人书俱老、绚烂之极、归乎平淡。此画用笔秀润天成,晶莹剔透,以元人笔法融入宋人丘壑,脱尽廉纤刻划之习。 据款署“丙子九月重九前二日”可知,此为目前所见传世董氏最晚手迹,可谓绝笔。 《细琐宋法山水图卷》 纸本水墨 董其昌(明) 上海博物馆藏


黄公望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陡淮荷骄油肌肪碓谑倌炅鞔斜ゾ咨#赵饣鹧?,焚后分成二段,前段即此《剩山图》,董其昌学画即从黄公望入门,毕生推崇追摹。在“南北宗论”中、黄公望是“南宗”画家核心之一。此卷1596年为董其昌收藏、图中的笔墨与图式对董氏的艺术创作影响至深。 《剩山图卷》 纸本水墨 黄公望(元) 浙江省博物馆藏

郭熙是北宋宫廷山水画传统的领军人物之一,侧重表现耸立的高峰,但他以广阔平原为视角的小品山水绘画亦深入人心。此幅《树色平远图卷》是其流传下来的山水佳作,充分表现了郭熙的私人寄情,氤氲薄雾和云样山石,想要传达的是一种淡淡的愁绪,而非恢宏的气势。 《树色平远图卷》局部 绢本水墨 郭熙(北宋)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董其昌活跃于明朝末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以太子太保致仕。善书画,精鉴藏。董其昌所处晚明画坛面临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是中国画又一个大变局的前夜。诸如反思以沈周、文徵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及其后续的局限,总结浙派及其末流之失、摆脱史无前例艺术商业化的巨大冲击,需从艺术史发展高度梳理前代画史并寻求超越的理论等。
有鉴于此,董其昌及时明智地提出与倡导“南北宗论”,并在实践上充分加以印证,创中国文人画理论史上又一高峰。提出著名的“笔墨论”:“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决不如画”。即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亦可凭借从丘壑中抽象独立出来的笔墨语言予以体现,含蓄地表现艺术家各自不同的气质秉性与文化性格,这意味着文人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后诸如清初四僧、四王吴恽、金陵画派、新安画派……乃至晚清、近代三百年的画坛,大都在其理论辐射而成就。直到当代陆俨少提出“笔性”称谓,以其高下雅俗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称“气息关乎笔性”。代表了江南画坛的主流审美。
展览名称系借用本展王鉴评价吴伟业作品“丹青宝筏”之辞。“宝筏”喻指世间事物由困惑到解决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犹如籍继承董其昌的朱耷、王原祁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皆属得以登堂入室,进入艺术自由王国之壁岸者,个中董氏指点迷津之用,可谓无量。
展览由“董其昌和他的时代”、“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超越”及“董其昌的艺术影响和作品辨伪”三个部分组成。从源流、创作、影响以及鉴定等角度,呈现艺术性、经典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此次展览以上海博物馆为主,同时向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收藏机构借藏品,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水墨艺术盛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颂豪 根据展览文献整理)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博物馆 笔墨 文人 文人笔墨的前世今生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