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正在研究中 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

图为玉兔二号巡视器全景相机对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像。中国国家航天局供图
“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年底实施
届时将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目标,嫦娥六七八号规划中;正论证建月球科研基地
今年年底,嫦娥五号工程将实施,届时,我国将全面完成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任务,未来中国探月工程还有哪些规划?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昨天介绍,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已经在规划中。
去年12月8日成功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目前已经取得圆满成功。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完成互拍,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
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继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后实施的第五次月球探测任务。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未来的月球和深空探测计划,已经制定到2030年前后,但载人登月正在研究当中,尚未进入决策阶段。
嫦娥五号年底发射,六七八号正规划
以嫦娥四号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将于今年年底实施。到那时,我国探月工程将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有关情况,吴艳华首次公开披露,国家航天局正组织国内专家论证探月工程后续规划,基本明确还有三次任务。
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具体在月背还是正面,要根据嫦娥五号的采样情况确定。嫦娥七号计划着陆月球南极,进行一次对月球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综合探测。嫦娥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外,还要进行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
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当前都在论证,是否在月球建立一个科研基地或科研站,例如采用3D打印技术,利用月壤建房子等?!拔颐且ü隙鸢撕叛橹げ糠旨际?,为各国共同构建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蔽庋藁怠?/p>
此外,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平此前曾介绍,我国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返回地球,并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
嫦娥四号将开展三项探测任务
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落月,实现两器分离、玉兔二号巡视器月面行走,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嫦娥四号工程开始转入科学探索阶段,未来主要有三大类科学探索任务。
首先是关于着陆区的地形地貌研究。过去,各国都是通过遥感技术在一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轨道上,探测月背大概的地形地貌,嫦娥四号将“身临其境”近距离探测。同时,通过玉兔二号的月球行走,我们将获得月背第一张地质剖面图,探测深度达一百米至两百米,为研究月背地质及月球年龄提供一手信息。
第二类探测任务是关于月球周围的空间环境,包括宇宙辐射、太阳辐射、太阳耀斑的爆发对月球空间的影响等。第三类探测任务主要是研究月球的物质成分,多台科学载荷将对月背物质成分进行初步探测。
“这些成果对于人类来说都是第一次,相信会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影响?!蔽馕叭仕?。
【揭秘】
嫦娥四号花费约等于一公里地铁造价
嫦娥四号工程花了多少钱?
据悉,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嫦娥三号的备份产品,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国家航天局带领国际国内科学家重新论证规划月背探测的任务。“我们经过论证,按照月球背面探测的新目标实施这次任务,花的钱不多。形象地说,可能跟我们修一公里的地铁差不多?!蔽庋藁怠?/p>
吴艳华表示,中国政府对航天的投入,特别是探月和深空的投入,是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的,作为负责任的航天大国,理应为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社会做出大国贡献。
释疑1
玉兔二号将走什么路线?
1月3日晚间,嫦娥四号巡视器(即月球车)玉兔二号与着陆器分离,驶上月球表面。其间,经过了6天左右的“午休”,关闭了大部分仪器。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都有着“智能”的大脑。着陆的过程中,嫦娥四号曾在一百米高处悬停,判断地面情况,自主精确避障。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洲揭秘,它大概朝西南方向避障了8米,落在几个大坑中间。
降落之后,玉兔二号未来要走什么方向?
吴伟仁介绍,探测器降落在一个有坡度的地方,周围有四个撞击坑,在偏东、北、南方向。所以现在玉兔二号准备先往南,再往西,再往北方走,在这个方向上开展巡视探测。总的来说,未来玉兔二号的行走方向是以西北方向为主,着陆器则在原地探测。
“玉兔是要动的,动得越多越好?!蔽庋藁怠D壳白怕狡骱陀裢枚哦荚凇霸旅摺?,从12日起的14天后进入月昼,才开始“唤醒”。
释疑2
探月为何对月球南极情有独钟?
根据目前规划,嫦娥六号、七号都将对月球南极进行探测。世界其他国家也瞄准月球南极或北极,规划未来的长期探月任务。
吴伟仁解释,对南极“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这里光照时间最长。初步推算,在月球南极可能有超过180天左右的连续光照,这样就提供了长期从事科研研究的基础环境。
由于拥有连续光照,中国未来或在月球南极建立科研基地。吴艳华说,我国目前还在论证月球科研基地,尚无具体方案。如果未来各国有更多的月球探索和开发任务,应该要有一个支撑常规探索的基础设施。
释疑3
嫦娥四号国际载荷数据是否开放?
嫦娥四号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其13台载荷(科学仪器或设备)中,4台是与德国、瑞典、荷兰、沙特合作的。
李国平表示,中国国家航天局愿意同各国航天机构、科研院所及空间探测爱好者分享获取的科学数据。
中国的空间站正在建设,预计2022年前后建成。在中国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建设中,中国先后与俄罗斯、德国、法国、欧空局等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合作。
李国平表示,中国希望在空间站设备研制、空间应用等方面继续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中国邀请各国积极参与利用中国的空间站。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倪伟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中国载人登月计划正在研究中 年底将发射嫦娥五号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