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曹东勃:农村校劳育须破除三大误区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曹东勃
自全国教育大会重新将劳动教育提升到与德、智、体、美五育并举的高度之后,如何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劳育,成为一段时期以来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领域。过去几个月里,带着同样的问题意识,笔者也在乡村中小学的多次调研中,观察和思考农村劳育的现状与改进的路径。我认为,农村劳育亟须破除三大“误区”。
其一,认为农村中小学条件有限,劳动教育无从入手,只能听之任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囿于师资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只能将有限的资源投注到数学、语文、外语等主科上,音乐、体育等课程尚且力有不逮,遑论劳动课。然而这毕竟是有着明确的教学大纲、列入课程要求的,因此绝大多数乡村中小学生的课程表中,劳动课仍然是必修的一门课程。不过,多番访谈下来,不难发现,这里所谓的劳动课,已主要沦为学生打扫教室、清洁校园环境的活动。这样固然并不脱离劳动教育的本意,却大大浪费了如此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捧着金饭碗要饭”。若说其他课程存在着巨大的城乡鸿沟的确是事实,这劳动课的课程资源,农村实在是富集得很!不少村小的房前屋后都有大片农田、菜地,教师们平日里自己也会下田耕作,为何不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参与其间,双脚沾泥、手上带土,在田埂上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内涵呢?
其二,认为农村中小学生生于斯长于斯,劳动乃是本能,劳育多此一举。笔者挂职所在地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贫困县。事实上,在很多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外出务工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我县就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常年在外。这势必产生大规模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多为祖辈隔代监护,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恰恰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悉心的教育。因此,尽管他们生长在农村,却也从小沉浸于祖辈的溺爱之中。有的祖父母在家中,不要说劳动,就是像洗衣、端饭一类的事也决不让孩子沾手,有的甚至包揽了孩子在学校里应做的卫生活。因此,农村孩子同样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和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如果乡村中小学教师能够用好劳育这一“利器”,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既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与完善,又纾缓留守儿童的心理焦虑,还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何乐而不为?
其三,认为农业农村生产劳动技术含量低,提升学生能力水平还是靠主科。不少乡村教师自己就低估劳动教育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数学、语文、外语等主科教师都能办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的专业属性也十分鲜明,唯独涉及劳动教育,似乎任谁都可以教,根本无需认证。进而,把劳动教育搞成了“劳动改造”,劳动常常被教师作为用来惩罚调皮学生的手段,学生也就只能带着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去劳动,逐渐形成劳动与惩戒之间的惯性勾连和学生厌恶劳动的条件反射。应当指出,那种蔑视农业生产、鄙夷农村劳动的观点是错误的。乡村教师应当教孩子们懂得,农民是最具创造活力和创业精神的群体:既会种地、也会盖房、还会做工、又懂得开动农机、更会做小买卖,恰是一专多能的典型。乡村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的确需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但劳育的“质料”却绝不简单,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能够极大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广大乡村教育工作者应当带领孩子们认知乡土、接触广袤大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农村 劳育 劳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