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谨防“烟花爆竹禁放令”的管理陷阱
2019年春节将至,全国各地“烟花爆竹禁放令”例行登场,江苏也不例外。2月1日起常州市区禁放区内严禁燃放烟花爆竹,1月20日起淮安主城区禁燃烟花爆竹,1月15日起太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扩大,2019年春节后连云港部分区域将禁放烟花爆竹,不一而足。
“烟花爆竹禁放令”的身前,无疑有着双重民意。既然是反复重申“禁放”,就意味着总是有人“想放”。如果所有人都不“想放”,“禁放”便也无意义。据连云港前期民意调查结果,赞成禁放的比例占到75.5%,便也表明“想放”的比例占到24.5%。禁放是为了“保障公共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防治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这是所有人的公共利益。但“想放”者会认为,在充分注意的情形下,燃放不会导致安全危险,报道的燃放安全事故,那是多少万分之一的概率,何况吃饭也会咽着。
“烟花爆竹禁放令”的身后,似乎有着双重悖论。春节期间,很多人“想放”烟花爆竹而图个热闹红火,管理者非常起劲地“禁放”。平日里更多人不“想放”而图个安宁清静,管理者却鲜见有效地阻止“燃放”。某某某生日,某某人家乔迁,逢8或18的好日子,婚丧红白喜事,燃放得不亦乐乎,而万千邻居猝不及防频频受惊。甚至深更半夜响声大作,梦中人、夜班人、患病老人、高考学子,苦不堪言,无可奈何,却鲜有问津,不见人管。春节期间不长,大禁特禁,平日方长,该禁不禁,不免想吐槽。
“烟花爆竹禁放令”的身左,隔膜传统民俗文化。新年来临,春节驾到,驱灾避邪,大吉大利,心“想(响)”事成,讨个好彩,图个热闹,也是人之常情。春节,是炎黄子孙最为隆重、中华民族最为悠久的传统节日。岁尾年头,家族团圆,节日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是百姓的心理期待。完全禁放烟花爆竹,到处闷声不响,这节日过得还有意思嘛。改革开放,百姓丰衣足食,日子过得天天像过年,从而“盼新衣、等美食的年味”渐渐趋淡了,如果孩童们没了燃放烟花爆竹的乐趣,年味就更淡了。
“烟花爆竹禁放令”的身右,面临管理效能难题。人们更加痛恨的是平日里随意乱放烟花爆竹,却又无奈他何。你能把《XXX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烟花爆竹燃放管理的通告》拷贝到手机里让他看么?你能拍照取证举报并追踪他住哪里、他是谁么?在他燃放前,你不知道他将燃放;在他开始燃放后,你无法阻止他燃放。作为普通居民而非执法者,你也无权阻止他燃放;你若报警,或许110对话还没有完,燃放行动已经结束。既然大家对违规违法燃放者都无可奈何,那么“烟花爆竹禁放令”的效能在哪里?
为了在有效实施“烟花爆竹禁放令”与保留人们“春节传统习俗记忆”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跳出“烟花爆竹禁放令”的管理陷阱,能否这样来管理:上年除夕到次年元宵节这16天期间,可以在规定的安全区域并保证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形下燃放烟花爆竹;其余时间全年禁止燃放、销售、携带烟花爆竹;从生产、销售、燃放等环节,限制烟花爆竹的型号如管径、长度、响数、噪音量等;提高违反“烟花爆竹禁放令”者的惩罚力度。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燃放 烟花爆竹禁放令 烟花爆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