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秀风采秀风采
顾方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他是协和医学院的顾方舟,是医科院的顾方舟,是国家的顾方舟,是人类的顾方舟。他的功劳和成就,确实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子孙。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评价顾方舟
姓名:顾方舟
性别:男
终年:92岁
去世时间:2019年1月2日
去世原因:因病
生前身份: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一级教授,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家
病毒学家顾方舟走了,1月2日3时3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他走后,人们试图在儿时记忆里搜索脊灰糖丸的味道,然后给予他“谢谢您,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丸”、“可能是小时候最甜的回忆”的评价。
在《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书中,顾方舟将自己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他研制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国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这意味着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
该书作者范瑞婷还记得,顾方舟在访谈中曾对她讲,此生他为国家做了一点事,找了个好老伴,“这一辈子没什么遗憾了?!?/p>
奋斗几十载 中国“无脊灰状态”
顾方舟是在熟睡中走的,“很安详”。
治丧小组负责人之一张蓓回忆,2日凌晨,窗外风很大,他的家人曾为他盖被。3时35分,病床前的多参数监护仪上,他的心跳减缓,最终趋向直线。
他走后,1月2日,由他原来担任院校长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了治丧小组,并对外发布了一则讣告。百字讣文,浓缩了顾方舟简单又不失闪耀的一生。
“顾方舟同志,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原校长,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级教授?!?/p>
但诸多官方“title”,他最为人所熟知的,还是他用一颗小糖丸消灭了小儿麻痹症。
也正是由他主持研制的糖丸疫苗的推广,让“脊灰”的年平均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06,下降到1993年的十万分之0.046,使无数儿童免于致残。
2000年,时年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世卫组织宣布中国为无脊灰状态。然而为了这一天,顾方舟和他的团队,奋斗了四十多年。
顾方舟走得也很急促,没有临终遗言,如他简单一生。
《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中,顾方舟说,他这一生,只做了这一件事——消灭我国脊髓灰质炎,但在业内看来,顾方舟的贡献远不止于此。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介绍,我国乙型肝炎能有“奇迹般的下降”,有赖于疫苗特别是婴幼儿疫苗的使用,顾方舟在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是协和医学院的顾方舟,是医科院的顾方舟,是国家的顾方舟,是人类的顾方舟。他的功劳和成就,确实可谓功在当代,泽被子孙。”王辰说。
“进攻”小儿麻痹症 携幼子以身试药
1926年6月16日,顾方舟出生在浙江宁波。早年丧父,母亲为了养活一群孩子,到杭州学习助产,后来又拖家带口移居天津,挂牌营业成为助产士。
1941年,他考入天津工商学院附属中学,3年后,顺利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攻读医学系。
1948年毕业后,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的1951年,他就读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直到1955年回国,他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
顾方舟与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结缘,始于1955年,全国多地暴发“脊髓灰质炎”疫情。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在国内,俗称“小儿麻痹症”。
《一生一事》记载,疫情先是江苏南通1680人(大多为儿童)突然瘫痪,其中466人死亡,随后迅速蔓延全国。
1957年,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研究工作。次年,顾方舟在我国首次分离出“脊灰”病毒,之后又成功研制了“液体”、“糖丸”两种活疫苗,使数十万儿童免于致残。
此外,他还提出了采用活疫苗技术消灭“脊灰”的建议,以及适合于我国地域条件的免疫方案和免疫策略。
《顾方舟传》记录,在疫苗研制的Ⅰ期临床试验阶段,为了检验疫苗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顾方舟曾冒着瘫痪的危险,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
一周过去,他发现自己的生命体征没有出现异常,于是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让自己刚满月的儿子服用疫苗,证明疫苗对儿童同样安全。
在顾方舟的感召下,同事们也纷纷给自己的孩子服用了疫苗。
顾方舟回忆此事时曾表示:“我们干这行的,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不相信,那人家怎么能相信?”最终,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试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人群。
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十一个城市推广开来。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顾方舟还与同事研制出了“脊灰糖丸疫苗”。这种糖丸不仅好吃,还能在常温下存放多日。
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自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
儒雅真诚的良师益友
在同事与学生眼里,顾方舟是真诚、儒雅、严谨的良师益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曾是顾方舟的学生,对顾方舟的关怀记忆犹新。
他记得自己毕业时,面临开展研究项目或出国深造的两个发展方向,他同时申请了两个项目。“顾院长总说,这两个如果有一件能落实,你今后就能发展了,结果后来都落实了,反而带来了问题,因为不能同时进行。”他回忆,最后组织几位专家讨论,顾方舟拍板,让他用国际合作的方式,带着课题去国外做。
在顾方舟的支持下,刘德培前往美国深造,这期间,顾方舟两次出国看望他们,询问他们学习和科研的情况,还根据他的研究情况指出问题“你实验的时间太多,这很好,但还要多看文献?!?/p>
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原党委书记、副院校长钱昌年看来,顾方舟为人真诚,十分重视医学教育。
1985年,他和顾方舟成为同事,当时面临一个现状:改革开放时,不少学生热衷于出国深造,本是件好事,但外界颇有微词,有人质疑“医大办半天,是不是办成出国预备队了”,还有人说你们几十个学生,不用办本科了,办研究生就行。
这种情况下,顾方舟仍然坚持改革开放和八年制、导师制的精品教育,开拓国际交流,动员资源让学生学到东西,事实证明,后来很多先进的医学信息是靠这群留学生传递回来,不少学生在深造后仍选择回国工作,顾方舟的坚持是正确的。
“一爱终生,伉俪情深”
在长子顾烈东眼里,顾方舟是一位大爱无边的父亲,和身为同行的母亲为科研投入了大量时间。
在他八九岁时,顾方舟与妻子经常在无菌室加班到深夜,晚上照顾弟弟睡觉的责任就落在他身上。
有一次医学生物学研究所食堂放电影,是他最爱的《地道战》,他飞快把弟弟哄睡觉,就偷偷溜了出去看。电影放到一半,广播里叫出他的名字,原来是弟弟醒了,发现身边一个人也没有,跑到大门口来找他——顾方舟和妻子仍在实验室中工作。
而对于母亲来说,顾方舟是一个好丈夫,“一爱终生”。
顾烈东回忆,父母的感情非常好,两人既是夫妻,又是同事、朋友,婚后不久,顾方舟便只身前往苏联,夫妻俩一直通过信件交流,顾方舟逝世之前,对子女的吩咐除了“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是“照顾好妈妈”。
当年顾方舟瞒着妻子让儿子试服疫苗,知道此事后,母亲也没有责备父亲,而是表达了理解。
“能参与到父亲的使命中,我也很欣慰?!惫肆叶怠?新京报记者 戴轩 李一凡)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顾方舟 疫苗 糖丸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