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重载大秦”三十年
新华社太原12月27日电 题:“重载大秦”三十年
新华社记者陈忠华、孙亮全、许雄
这是一条“河”的故事。
这条“河”,一头连着“煤?!?,一头连着大海,绵延千里,昼夜不息。
这条“河”很温暖,30年流淌“黑金”60亿吨,装满万吨大列可绕赤道20余圈。
它的名字叫大秦铁路,2018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30年。
千里大秦线:“煤河”流淌光与热
凌晨四点,零下二十摄氏度。
大同湖东站二场12道上,重载司机景生启和徒弟刘滨登上重载大列。一声长鸣,列车启动,10多个小时后,这条2万吨“巨龙”将抵达秦皇岛港。
这是景生启今年的第101次出发。25年来,他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趟,“大概运了三四千万吨煤吧?!?/p>
1985年动工、1988年正式开通的大秦线,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全长653公里,是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
编组发车前,这列由210节车厢组成,长度超过2.5公里的重载列车,已在同煤塔山矿装车完毕。自湖东站发出的运煤列车,来自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
如今,每天约有90列火车从这里出发,将“三西”煤海的“黑金”运至港口,然后装船出海,到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用户手中。一直以来,大秦铁路担负着我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和上万家工矿企业的生产用煤以及十几个省区市的生产生活用煤的运输任务。
作为“西煤东运”的“主动脉”,大秦铁路宛若一条温暖的“河”:运的是煤,流淌的是光和热。
“如果以现在的运量,换算成径流量,这条河每秒可输煤14吨。人们说大秦的煤温暖了大半个中国,其中也有我们重载司机的功劳?!绷醣醺械胶苁亲院?。
令大秦人自豪的,还有不断刷新的纪录:装车,30秒一节;发车,15分钟一趟;制动,0.2秒同步操控;通讯,延时不超0.6秒……
事实上,大秦线开通之初年运量仅有2000多万吨,2002年达到了设计年运输能力1亿吨的目标。随后运量加快攀升,2005年突破2亿吨,2007年突破3亿吨,然后是4亿吨、4.5亿吨,今年有望实现新突破。
“车也越拉越多?!本吧艋匾渌?,从最初的单列5000吨,变成1万吨、1.5万吨、2万吨、2.1万吨,“多拉快跑”成为现实。
2014年4月2日,景生启终生难忘。那一天,他驾驶长近4公里、总重达3.15万吨,由4台电力机车和315节货车组成的3万吨重载列车实验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
“大秦铁路作为目前世界上运输密度最大的重载铁路,创造了单条铁路年运量超过4.5亿吨的世界纪录?!敝泄纷芄靖弊芫砹跽穹妓怠?/p>
每当冰雪灾害、迎峰度夏、煤炭供应紧张、电煤告急之时,大秦铁路这条温暖的“煤河”,总是冲在保运输、保供应的最前线。
重载第一路:双轨锻造“试验田”
6点19分,车行至河北化稍营。
景生启变得更为专注,前方就是大秦线上最危险的两个长下坡:化稍营至涿鹿段和延庆至茶坞段,这两个地处燕山山脉、总长83公里的大坡,落差达1000米。第一段42公里的大坡,第一次刹闸,3公里后火车才能降至安全速度,第二次刹闸需要5公里,第三次需要10公里。
“不怕拉不动,就怕刹不住?!本吧艚馐退?,约两万多吨重、2.5公里长的列车,有时同时穿越三四个桥梁隧道,甚至摆动出S弯,车尾的坡还没下完,车头就又开始爬坡。
“最开始,控制技术不成熟,车头主控司机和中部机车司机要拿对讲机,喊着‘一二三’同步放闸刹车?!本吧羲?,由于存在时间差,在巨大的冲撞力下,经常发生车辆连接处车板被挤压变形。
为了避免把中间车辆挤成“铁饼”,多部门科研团队在大秦线先后开展了100多次实验,研发出系统网络通信传输技术,2.5公里长的重载列车完美实现“齐步走”。
上午9点半,列车过了北京境内的茶坞,进入平原地区。
“过了茶坞站,轻松一大半?!本吧粜诺男姆帕讼吕?,和徒弟刘滨换了班。
就在景生启专注于下坡操作时,55岁的养路工王建设正目送列车穿越隧道呼啸而去。从20多岁建设大秦,到脱下军装守护大秦,这一守就是三十年。再过两天,老王就要退休了。
王建设所在的河南寺工区,藏在燕山深处,“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吃水下河舀,媳妇不好找。”眼下已是严冬,山脚下的桑干河夹着冰凌,与大秦“煤河”相依相伴,欢快地流向远方。
30年间,王建设守护和景生启驾驶的重载列车已经更新了好几代。
“大秦线上的重载机车,从最初的直流传动技术的韶山系列,到交流传动技术的和谐系列,实现了对国际同行业的追赶?!敝谐荡笸缌涤邢薰狙芯吭涸撼ち赫蛑兴担诖笄叵呱系募际跏导?,他们已成功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重载领先标准的30吨大轴重电力机车。
“这里就像一个庞大的试验场,几乎每天都有创新成果。”这是不少重载铁路专家的共识。30年来,在千里钢轨“试验场”上,大秦铁路锻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产运输”对接、“集疏运”一体、“速密重”并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载运输体系。
“大秦铁路是我国发展重载铁路运输的一个成功典范?!痹啦砍N窀辈砍?、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说,在大秦铁路的引领下,我国先后建成了朔黄、瓦日等重载铁路。
环保前行者:绿色长龙向蓝天
下午4时,景生启顺利抵达秦皇岛港。
在港口翻车车间,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车厢内跋涉千里的“黑金”,卸车时仍保持着井口装车时堆积的形状,一路风尘仆仆却“发型不乱”。
“这是抑尘剂的作用?!彼揭殖菊靖闭境だ畲焊K担笄叵呱厦扛龃笮妥俺档愣寂溆凶远殖九缛髯爸?,如同扫描一般,在每节车厢顶部喷洒一层透明“发胶”,凝固形成一层1厘米多厚的硬壳,煤一装上车就被“定型”和“封闭”。
目前,大秦铁路共建成74个抑尘站,每年要喷洒抑尘剂40多万吨。
这一环保妙招,让景生启感受颇深。以前在隧道会车时,形成的旋风会将车厢里的煤尘翻卷起来,劈头盖脸打在车窗上,什么也看不清,“现在,这种情况基本看不到了。”
现在的大秦线,可谓一条“绿色运输线”。一块煤,从出井装车,到港口装船,一路都是封闭的皮带和管道,很少抛洒。
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电力机车运输没有废气排放,绿色效益显著。有人测算,每一列2万吨大列驶过,相当于减少了约700辆30吨运煤卡车对环境的污染;按日运量130万吨计算,相当于大秦线每天可减少约4.3万辆30吨运煤卡车对环境的污染。而大秦铁路4.5亿吨的年运量,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1200多万吨。
交车后的景生启,舒舒服服洗了个澡。千里行车很是辛苦,但也有风景一路相伴,而最让他感慨难忘的,还是日出时刻车过河北怀来县时的那个地方:
在那里,绚烂阳光中的大秦铁路,与百年前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中国在建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京张高铁神奇交会,进行了一次历史对话,共同诉说着百年中国的沧桑巨变。(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大秦 铁路 重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