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医暖边关御冬寒——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为边远艰苦地区官兵暖心服务记事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题:医暖边关御冬寒——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为边远艰苦地区官兵暖心服务记事
张玉清、黄书波、赵建强
近几个月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抽组科研医疗服务队越天山、上高原、进大漠,锁定部队健康刚需、医药急需,搞科研、赠设备、送诊疗,解决了一大批长期困扰边远艰苦地区官兵的健康难题。
刚需课题聚焦战斗力靶心
空军某基地的心理训练室里,航空心理专家宋华淼同飞行员交流了一上午,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20多页。
前一天,宋华淼在调取分析这个基地的心理数据库时,对部分“空战”心理样本有些拿不准。32年的航空心理研究经验告诉他,这些样本数据对中心正在开展的“飞行员作战心理品质”研究课题至关重要。
与飞行员面对面互动来重现重大演训、空战对抗中的心理映象,实现与飞行员当时当地感同身受,正是宋华淼及其所在团队有效采集信息、启发研究思路的 “绝招”。
10余年来,他们与这个基地依托各种对抗演习,打造完善“中国空军飞行员作战心理信息数据库”。一个多月前,他们又携手组建起了“飞行员作战心理品质联合研究基地”,为中国空军展翅高飞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高原轮训,许多官兵遭受因缺氧导致的低质睡眠困扰。两个多月前,65岁的睡眠专家高和带领科研医疗服务队挺进高原,开展临床研究和诊疗服务。为了感受高原官兵真实的睡眠环境,他们住进卫生队宿舍和病房,在高寒缺氧环境中奋战一个多月,对上千名官兵睡眠进行监测,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受到官兵欢迎。
科研服务战斗力,是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主责主业之一。近年来,他们锁定消减空降兵部队训练伤等一系列部队刚需重大课题,聚力攻关,取得丰硕成果。
“明星”专家送温暖到官兵心坎
从60多公里外的点号赶来的战士徐明,满眼期盼地望着消化专家毛高平。最近,徐明一直腹痛,驻地医院诊断为胰腺炎,吃了不少药却不见好。
根据前一天化验和B超的结果,毛高平则判断徐明患的是肠易激综合症。这种病,易在季节交替、任务繁重、环境恶劣时出现。
在这座军营巡诊的3天里,63岁的毛高平为徐明和战友们对症开药,祛除病痛。
和毛高平一样,医疗服务队里74岁的影像专家张挽时、58岁的骨科专家伍骥、62岁的儿科专家徐华,都是基层官兵耳熟能详的“明星”专家。
入冬前,中心主任吉保民带队第8次进藏巡诊。尽管高原缺氧、生活艰苦、行程紧张,但几位老专家全程坚守诊疗“战位”,上甘巴拉山、爬色季拉山,哪里官兵需要就赶到哪里,确保高原官兵健康过冬。
近年来,这个中心坚持发挥名老专家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出一支以服务官兵为荣的“明星”服务队。他们深入基层、走近官兵,成了最受基层官兵欢迎的工作队。
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
年轻干部白超羽没想到,原本需要到上百公里外驻地医院做的CT检查,现在在营区就能实现。
白超羽上半年体检时,B超显示肝部有一处占位性病变,疑似血管瘤。因为路途远、训练忙,他一直没时间去复查。通过刚刚落户所在部队医院的CT机,他被确诊为良性血管瘤,尚未影响肝脏功能。
这台目前最新型的国产螺旋CT机,是这个中心根据基层官兵需求选购而来的。一同运来的,还有高清电子肠胃镜、非接触式眼压仪、肿瘤标记物检测仪、胎心监护仪等,共11件套、总价值371万元的先进查验和诊疗仪器。
有了这些先进仪器加持,白超羽所在部队医院硬件水平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中心政委杨克俭介绍说,他们始终心系基层官兵健康,近年来共向边远艰苦部队赠送数十件套先进医疗仪器设备,研发出通敷中药包、抗高原病胶囊及冲剂、抗敏止痒系列霜剂等一大批有效缓解训练伤、高原反应的特色自制药剂,并定期批量发往边远艰苦地区,成为基层官兵日常防治保健必备品。
此外,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还主动与边远艰苦部队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和协作共建医院协议,先后接收近200名基层军医、护士到北京进修培训,成为“常驻”基层的科研医疗服务队。
编辑:秦云
关键词: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官兵 暖心服务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