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普及心肺复苏 共同守护生命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猝死的重要技术,它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第一救命技术,操作简单,施行它所需要的只是两只手?!痹谇安痪迷诰┚侔斓摹按蟊涓铩ば禄觥?018中国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120创始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就抢救生命的最前沿科学技术做一系列分享时说道。他强调指出,心脏猝死抢救关键是方法正确并争分夺秒。而普及心肺复苏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项急救技能,对于提高猝死患者的抢救率十分必要。
心肺复苏 抢救生命的重要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急剧上升。心血管疾病多以危重急症形式出现,其中心脏猝死成为最危重的病症之一。近年来,常有猝死病例见诸报端,《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指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而生存率不足1%。
“1996年,我在北京市急救中心工作的时候,跟进调查了北京4000多例院外猝死患者,选择了其中816例心脏猝死患者,统计显示抢救成功率不到1%。然而目前,我国心脏猝死的现场抢救成功率仍然是不到1%,而国际水平则基本在15%,做得好的美国西雅图可以达到30%。”李宗浩介绍说。
李宗浩表示,世界上有20%的人是在不应该去世的时候死亡了。那么,抢救这些不应该去世的生命最好的方法就是心肺复苏(简称CPR)、心脏除颤(简称AED)。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猝死的重要技术,是由当代心肺复苏技术创始人、“心肺复苏之父”彼得·沙法,在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一门学科和技术,现在它已成为全世界第一救命技术。
争分夺秒 第一时间正确施救
猝死发生时,患者的心脏和(或)呼吸骤停,体内有效的血液循环和氧气输送停止,意识丧失,脉搏消失,瞳孔散大。4分钟左右,人体即可进入生物学死亡期,发生不可逆的细胞死亡,特别是脑细胞受到的影响最大。猝死一旦发生会有严重的后果。心肺复苏是对发生心跳和(或)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人工通气、人工循环、电除颤等方法,帮助其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的一种急救技术。在发生猝死的第一现场,心肺复苏对于救助患者至关重要。
心脏猝死多发生在医院外,约80%的猝死发生在家中、工作单位或公共场所。据统计,我国院外猝死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低于1%,这是因为心肺复苏在普通群众中的知识普及率偏低,在遇到猝死突发情况时,大多能做到的就是打电话求助急救中心,而并不知道如何科学有效地施救。而打急救电话后,通常最快急救车也要20分钟左右才能到达。这期间若不能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往往延误了抢救时机,造成本来可以抢救回来的患者死亡。
李宗浩表示,对心脏猝死患者的抢救关键是方法正确、争分夺秒。因为呼吸、心搏骤停每延长1分钟,抢救成功率将降低7%到10%,这是全球研究的共识。
心脏猝死发生后的黄金救治时间是4分钟,抢救启动每延迟1分钟则患者生存率下降10%。猝死发生1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可达80%至90%,4分钟内的成功率下降至50%左右,6分钟后的成功率下降至4%,10分钟后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时间就是生命,现场目击者或者施救者能立即判断出呼吸和(或)心搏骤停,在现场尽快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十分重要。
普及培训 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近年来,全球急救领域发展很快,我国在心肺复苏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步。但是由于缺乏标准、培训薄弱、管理欠完善和软硬件设施需要提升,我国目前心肺复苏体系尚不健全,公众心肺复苏和心脏除颤教育普及工作尚未全面开展,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急救医疗需求,心脏猝死救治现状与国际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心脏猝死院外抢救面临两个“小于1%”的现状,即心脏猝死院外抢救成功率小于1%、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率小于1%。
李宗浩表示,目前急需从构建立体救援体系、规范行业标准入手,推进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同时对于公众,要加强心肺复苏等救援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使现场人员掌握正确的救护方法和技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心脏猝死患者进行正确施救。此外,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国外救援经验。作为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与美国心脏协会(AHA)、欧洲复苏委员会(ERC)等各国急救领域顶尖的机构和科学家一起,于2015年提出组建全球复苏联盟(GRA),并提出要提高院外心脏猝死的抢救成功率。
近年来,国家层面对急救及心肺复苏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今年7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开展空中医疗急救及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今年8月12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联合中华护理学会发布《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为探索和推广、践行符合我国国情和中国人生理结构特点的心肺复苏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团体标准推出后,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已开始着手规划、实施面向全社会的推广与普及,并于近期在北京启动了全国现场心肺复苏师资首期培训。
小贴士
如何做心肺复苏(CPR)
在检查患者意识、心跳呼吸,判断患者需要心肺复苏后,进行CPR。胸外心脏按压:将患者置于仰卧位,避免气道堵塞,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双臂伸直,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1/2段(两乳头连线的中间位置),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深度约为4 厘米~5厘米(成人患者),再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00次左右??诙钥谌斯ず粑阂皇帜笞』颊弑亲?,大口吸气,迅速俯身,用嘴包住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让患者的胸廓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吹完气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患者气体呼出,两次为一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重复这一过程,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治疗。找到按压的正确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太靠上,则有可能出现肋骨骨折,如果太靠下,则对内脏不利。同时按压胸骨下陷的程度也应因人而异,不同体型的人要有所区别。(记者于娟)
编辑:赵彦
关键词:普及心肺复苏 抢救心脏猝死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