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侠客岛:几十年了 美俄这段旧仇又闹到了联合国
原标题:【解局】几十年了,美俄这段旧仇又闹到了联合国
当地时间12月21日,俄罗斯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一项决议草案,呼吁美俄继续就遵守《中导条约》进行双边磋商。该草案建议联合国大会将破坏《中导条约》的行动视为妨碍全球战略稳定和地区安全的行动,呼吁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努力维护该协定。
恰如所料,这一草案在表决时未获通过。参与表决的187个国家中,有43个支持,46个反对,另有78个国家弃权。
如此多的弃权票在岛叔看来倒并不奇怪,毕竟条约的存废是美俄两家的“自家事”,大家不想掺和也可理解;倒是凭着俄罗斯的人缘,能有43个国家支持堪称“不易”,侧面也可见出国际社会对于出现核裁军逆流的忧心。

条约
美俄两国之间的一个条约究竟为啥被放在联合国大会的桌面上讨论?
这就要先说说《中导条约》是怎么来的了。想当年苏联在“年华正盛”的六、七十年代,因为被西方冷战压了二十年很不爽,决定干脆采取攻势、打破受困其中的“冷战”格局。
当时欧洲还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也是美国最有分量的盟友聚集地,所以苏联最初的计划是先打造一支强大的坦克装甲部队,等合适的机会一到就让“钢铁洪流”向西方冲去,“一周之内到达大西洋岸边”。凭此,苏联便可掂着上万枚战略核弹头跟美国谈谈是不是真的要互相摧毁。
可北约国家毕竟也嗅觉敏锐,冷战期间,针对苏联可能动用大规模坦克装甲部队进攻不是没有防备。虽造不出同样规模部队,但北约打算好好构筑若干据守战略交通要地的支撑点,先拖慢“钢铁洪流”的脚步,再利用空中优势把多数苏联坦克炸瘫在路上,最后等着“一周以后”美国和加拿大的援军跨大西洋赶来,彻底解决战斗。
苏联空军在对付北约空军方面确实说不上有把握,不过这难不住战斗民族的简单粗暴思维,他们准备了几千颗战术核弹头,打算战争一开始先扔过去,把北约的什么通讯指挥枢纽、部队集结地、后勤物资集散地以及抵抗支撑点统统摧毁。考虑到苏联和北约欧洲成员国之间的地理距离,用洲际导弹太浪费,中程导弹正好——苏联一口气造出来1752枚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
北约一看形势不对,立马也开始造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打算到时以此对阵。倒是美国从中看出便宜,如果能利用欧洲人“怕的要死”的心情,在核裁军谈判时好好拿着中程导弹说事,此事若成,苏联再想冲向西欧就极为困难,且美方主力在于空射和舰载的巡航导弹,交出一些非重点的潘兴2型导弹、陆基战斧巡航导弹——这些东西连苏联的导弹数量一半都不到,也谈不上吃亏;即便事情不成,也恰好向世界证明苏联坚持要毁灭欧洲的“邪恶”。
但恐怕连美国都没有想到,随着时间推移,八十年代中期苏联就开始把自己玩坏了。国内经济逐渐停滞,人民群众不满迅速上升,执政的苏共始终拿不出解决药方,最后病急乱投医找到了据说能锐意改革的戈尔巴乔夫当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具体做了什么姑且不表,反正据说为了展示自己的“新思维”和“人道精神”,他就乐呵呵跑去同意了美国的提议。
就这么着,美苏双方在1987年签订了《中导条约》,双方把射程在500-5500公里的所有陆基导弹统统销毁。

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
现况
来龙去脉如是,就连如今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前两天还在嘀咕他也不懂当年为啥要签这个条约。但不管怎么说,《中导条约》是一个标志,以此为界,美苏两国首次开始削减导弹力量。
然而条约签完5年不到,苏联就没了,倒是继承条约的俄罗斯日子难过了起来。原本说好了不搞苏联“邪恶”路线的俄罗斯向西靠拢,本应“天下大同”;可事实情境却并不乐观——北约非但未解散、反而一个劲儿东扩,甚至美国的坦克都可在距离俄罗斯边境几百米的地方晃荡……
既不被西方所接受,又丢掉了上千公里的战略空间,无奈之下俄罗斯只能重新研究拥兵自固??啥砺匏共皇撬樟挥锌赡苤С抛∷樟敲磁哟蟮某9婢?,今天的俄军总员额也只是鼎盛时期苏军的零头。想来想去,能依靠的就只剩苏联遗产中的战略核武器。
可是战略核武器不像手榴弹,遇见事就能直接扔,常规战争也必须被认真考虑。俄罗斯没钱去扩军,也没钱去开发更新的战斗机,那么打起仗来对于敌人纵深的目标怎么办?等他们跑到眼前再说?当然还是要集中力量狠抓最要紧的环节——玩最熟悉的导弹去!
很快,俄罗斯就从当年销毁的中程导弹底子里重新攒出一款射程在450公里左右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按理说它不违反条约。但是这两年俄方又开发出来一款可以在“伊斯坎德尔”的发射架上发射的9М729巡航导弹,为了低调还是称呼其为“伊斯坎德尔”。
开始美国没在意,可是前阵子俄罗斯空袭叙利亚恐怖分子时动用了一种空射巡航导弹“口径”,这东西(将其放在伊斯坎德尔的发射架上便成9M729)射程近乎达到500公里。美国立马警觉,指出俄罗斯已经违反条约并应立即销毁,否则美方即会退约。俄方却坚持否认违规。
闹来闹去,美国下了“最后通牒”。但俄罗斯确实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放弃导弹,意味着俄军“被动挨揍”的局面;让美国退约,又担心自身背上道德负担。无奈之下,只能把这个事情推到联合国大会,只要美国不介意背上道德包袱,否决就否决吧。
俄罗斯现在肯定是对军备竞赛没啥兴趣,但如果能让北约认识到以前随便东扩的好日子终会结束,普京还是愿意付出点代价的。

退约?
到底违规不违规,按理说应该美俄坐下来一起研究下这一新生导弹到底能飞多远,再说其他。可如今美国一言不合就退约,这就有意思了。
一向耿直的特朗普很快就表示,原先的《中导条约》不好,许多有中程导弹的国家都没被包括在内,比如中国、伊朗、朝鲜等,如果他们都来签约的话,美国可以考虑留着这个条约。
嗯,美国的真正目的也许就在这里了!
想当年美国和苏联刚有核武器时候他俩就搞了一个《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规定大家别搞大气层内核试验,谁搞就是破坏世界和平安定,影响核裁军云云。其后美苏回家各自发动自己小弟跑来签字,弄得好似国际公约,谁不签谁就是千古罪人。
可是他们的真实用心呢?核垄断!当时中国和法国因不跟美苏一条道,所以美苏就想借此阻止中法两国拥有核武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要想制造核武器,其他国家尚要从地面核试验开始。而美苏反正都能进行地下核试验了,就专门禁止大气层内核试验。
再看今天美国的做法,岛友们觉得熟不熟悉?还是拿着世界和平、裁军军控大局等对中国等国进行道德绑架——毕竟美国看中国的中程导弹很不爽。
世界就是这么奇妙,中国的中程导弹没有威胁美国,只是看家护院,人家却就是看他不顺眼。东西虽打不到美国家里,可这么多反舰弹道导弹,让美国再想派航母来中国家门口干涉家务事时“航行很不自由”。所以,如果能像当年对付苏联一样把“牙”拔了,也不失为一条通向“为所欲为”的捷径。

其实还有一件事更好玩,反对决议的46个国家里有美国、加拿大、土耳其、乌克兰和所有欧盟成员国。美国本来就在比划着废了条约,投反对票太正常了;至于加拿大,大家最近都见识了,我们勉强相信他们是据“独立判断”做出的决定;乌克兰必须反对,道理不说诸位也都明白。
问题在于,土耳其这个最近看起来跟俄罗斯关系还不错的国家,还有全体欧盟国家也来反对是为哪般?
理论上,土耳其和大多数欧盟国家都是北约成员,团结在盟主美国的周围不奇怪,可是跟躲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加不同,如果《中导条约》没了,俄罗斯造出来的中程弹道导弹是会直接对准他们的,难道当年欧洲人的苦日子都忘了,现在要跑来自取其祸?或者他们是觉得俄罗斯一时半会造不起那么多中程导弹,而能帮着美国拔了中国的牙,算是一个大人情,未来能少交点保护费?
按照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将来真的在欧洲搞中程导弹竞赛,不跟欧洲人收费就怪了。今天的欧盟始终难以真正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除了他们内部团结上的问题之外,恐怕政治上的短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编辑:曾珂
关键词:几十年了 美俄这段旧仇又闹到了联合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