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迎接“新智能时代”——2018人工智能大发展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特稿:迎接“新智能时代”——2018人工智能大发展
新华社记者
2018年12月第一期《科学》杂志封面,向人们介绍了一位“数字神童”——史上最强棋圣“阿尔法零”。作为两年前惊艳亮相的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进化版,“阿尔法零”不但征服了围棋,而且仅分别“自学”2小时和4小时后,就击败最强的日本将棋和国际象棋人工智能程序。
“阿尔法零”的飞速成长,代表了2018年人工智能的进步。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和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问世60余年、遭遇多次质疑的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真正进入了落地实践阶段:各国新政密集出台、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最新进展日新月异……一个“新智能时代”正在到来。
无所不在
“阿尔法”系列人工智能不仅在棋牌领域打遍人类无敌手,最新的“阿尔法折叠”还能有效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并在12月初的一个国际竞赛中击败众多对手夺冠。研制“阿尔法”系列程序的英国“深层思维”公司发表声明说,这“证明人工智能可驱动和加速科学新发现”。
从科研成果看,人工智能正在众多领域“开疆辟土”,医疗健康领域首当其冲。过去一年,从确定药物分子结构到提高药物开发效率,从早期癌症诊断到预测肿瘤发展,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在发挥作用。比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人工智能成果,能比医生诊断提早6年预测出阿尔茨海默?。幻拦固垢4笱У奈锢硌Ъ铱⒊鲆恢秩斯ぶ悄艹绦?,只用几个小时就“重新发现”了元素周期表;科学家已经开始利用人工智能研究地震、海啸的预防。
在应用上,美国医疗管理机构已批准了首个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用于筛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阿里云正利用人工智能帮助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治堵”;日本警方将对预防犯罪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测试;人工智能还成为体育界智囊,帮助运动员磨炼技能,提高比赛成绩……
总体看,超强的计算能力、与日俱增的海量数据以及不断涌现的优秀算法三者结合,驱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逐渐“脱虚向实”。知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给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带来14%的增长,相当于15.7万亿美元。
专家们相信,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像水、电一样无所不在,颠覆和变革医疗、金融、运输、制造、服务、体育和军事等各个行业。
目前,从美国的GAFA(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到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在人工智能上押下重注。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未来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宣称跟人工智能没有关系?!?/p>
大国争先
“人工智能不仅是俄罗斯的未来,也是全人类的未来……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谁就将是世界的主宰者。”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
不仅普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等多个大国的领导人都曾表达对人工智能的重视。2018年,各个大国均把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布局深耕,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3月,马克龙公布法国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计划在2022年他的首任总统任期结束前投入15亿欧元,将法国打造成人工智能研发世界一流强国。
——5月,美国白宫召开“美国产业人工智能峰会”,希望确保美国的“全球技术绝对优势”。白宫还在2019财年预算申请中首次将人工智能列为政府研发重点。
——英国首相梅今年多次发表讲话,宣布英国将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约10亿英镑,争当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头羊,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到2033年减少2万名癌症患者。
——11月,德国政府出台《人工智能战略》,计划在2025年前投资30亿欧元推动德国人工智能发展。默克尔说,德国的目标是让“‘德国制造’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品牌”。
——中国也把新一代人工智能视为一个重要前沿,并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业界普遍认为,整体来看,中美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两强。美国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占据领先位置,而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业内专家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在这一领域可以优势互补。
人机协作
随着“新智能时代”的到来,许多人问,人工智能将来到底会有多“智能”?也有人担心,人工智能未来会不会威胁到人类?
其实,人工智能有强弱之分,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人工智能都将处于“弱智能”阶段,还只能局限在特定的封闭领域,就好像“阿尔法围棋”和“阿尔法零”只能下棋,干不了其他工作。
业界一致看法是,人工智能会延展人类的能力,放大并提升人类智能,但并非取代人类。人机协作,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才是人工智能应有的未来。
至于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达到所谓技术“奇点”形成独立人格,专家们认为,按照现有技术模式,这种可能性为零,机器人革命甚至毁灭人类完全属于好莱坞式的杞人忧天。
人工智能局限性的一个原因在于,今天的机器尚不具备情景推理能力,必须训练它们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这不仅代价高昂,而且难以实现。也正因此,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才表示,人工智能不过是统计学。
虽无远虑,但对人工智能的一个现实“近忧”是,它已经在和人类抢工作。但最新的系列研究认为,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影响并非如想象的那样悲观。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未来就业》报告,未来5年,尽管7500万份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但1.33亿份新工作将同步产生,这意味着净增的新工作岗位多达5800万。
畅销书《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预测,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融合将在本世纪完全实现,人类未来生活将发生难以想象地巨变。
“未来,机器将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赫拉利说,“人工智能程序在你出生后的每一天都在研究你,从每一封邮件到每一秒心跳,最终它完全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帮你作出更有利的选择,包括婚姻这种‘终身大事’?!保ㄍ辏ㄖ幢始钦撸焊鸪?、林小春;参与记者:周舟、韩冰、应强、张家伟、张毅荣、栾海、华义、刘学、刘石磊)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未来 新智能时代 领域 人类 美国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