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我在博物馆修名画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其馆藏的“世界三大名画”之一,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夜巡》,将会在明年开个直播通道,专门直播修复过程。
按馆长的说法,这将会是该馆“有史以来最大的?;ず脱芯肯钅俊薄?/p>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馆长正在观察《夜巡》
不要小瞧馆长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夸张的说法。要知道,《夜巡》自打被馆藏以来,就从!未!外!借!隔壁卢浮宫的《蒙娜丽莎》都出过2趟远门,在4家展馆中待过一段日子。
而《夜巡》却是分分钟都宅在馆中,其“镇馆之宝”的珍贵程度,就不用多说了。

再说这听起来很时髦的“直播修复”。一般文物传统的修复过程,都不会完整给公众展示。就是我们看过的纪录片,都是后期剪辑,只能看到局部和片段的内容。
但这回可不是演习,荷兰国博实打实地将《夜巡》放在玻璃房中修复,参观者可以从旁观看,而更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360度无死角地见证整个修复过程。

《夜巡》修复玻璃房现场的3D渲染图
所以,《夜巡》的这次直播修复,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会在艺术史上留名。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只看过西方名画在屏幕里的样子。印象中,这些作品似乎收藏得还不错,没看出什么问题。但实际情况往往是这些名画,自它们诞生起,就命中注定会在时间的“洗礼”之后,面对自己的“满目疮痍”。
名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要为“满目疮痍”负一大半责的人,来自伦勃朗200年前的老乡——扬·凡·艾克。我们今天一般叫他,“世界油画之父”。

扬·凡·艾克 (1385~1441) 荷兰
按绘画材料分的话,油画绝对占据了世界名画的大半个江山。而油画的前身,是早期画家拿蛋黄或蛋清,来调和颜料作画,也叫“蛋彩画”,或者“坦培拉(Tempera)”。
这样的画法,可以让颜料在带石膏的底子或木板上,颜色更鲜艳,不容易龟裂掉色。
但蛋彩画调配颜料的程序,绘制的技巧都十分复杂,不同的比例配方等,都会带来不同的画面效果。画的时候更是要一层层由浅入深,用小头笔细细描画。
直到15世纪,扬·凡·艾克大胆改进颜料的调和剂。用一些快干油,比如核桃油、亚麻仁油加水稀释的调料液,代替蛋清和蛋黄来调和颜料。
这样不仅调配过程更方便,还能满足不同笔头的描绘,可以不断覆盖、修改,使画得更精准,细节更丰富,画面也更富有光泽。
这就是之后几乎取代了蛋彩画的“油画”。

世界上第一幅油画《根特祭坛画》1415-1432年
尽管油画至今风靡了500多年,但由于油本身的氧化作用,彻底干透的油画颜料虽然鲜艳、但也坚固成型。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空气质量,温湿度变化,灰尘附着,昆虫侵害等各种因素作用下,油画仍然容易产生霉变、褪色、剥落等现象。

《夜巡》中不断掉色的小狗 暂不清楚掉色原因
我在博物馆修名画
当画作损毁,似乎成了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餍薷?,就成了博物馆的一种刚需。我们经常听到的“文物医生”,也是对艺术品修复师的一种称呼。

油画修复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千百年来艺术家留下来的美,需要修复师争分夺秒,在时间的临界点到来之前,让名画保有原来的容貌,留给下一个百年。
在油画作品修复中,同样有类型之分,最常见的是布/基底修复、颜料层修复、油层修复,也有内外框修复。
当我了解过整套流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每一个精致猪猪女孩的上妆过程吗?!??!

为了带大家更轻松地了解到油画修复的过程,接下来,我会按主要步骤带你来一次“实操体验”。不过,每一件作品的受损问题和程度不同,真实的修复情况总是要复杂得多。现实中,我们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step1 修复前建档 ≈ 确定肤质和肤色
女孩子妆前,需要先确认自己的肤质是哪种,油皮或者干性等,自己的肤色是什么,才能选到最对的,也是最适合自己的化妆品。
而对于油画来说,为了后续修复工作不出现问题,修复前的准备工作,就足以变成一部“可行性研究报告论文”。
你需要把这件作品从里到外,从古至今给扒个底朝天,最大范围地掌握创作背景、作品风格、画布产地、材质情况、颜料基本组成等等等等……

《蒙娜丽莎》 1503年~1517年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张油画的修复师,甚至都比创作该画的艺术家,还要了解这件作品。他需要列出修复方法和材料,预估修复时的问题等,并实时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修复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变化。
这样繁琐详实的准备,就导致有些画,从修复批准到着手开始修复,都能间隔好几年。
好一点的,比如《夜巡》,明明是明年7月份才要开始直播修复过程,为什么现在就曝出了新闻?原因很简单,因为光是前面这个步骤,就需要先等8个月……

《夜巡》展览现场
step2 布/基底修复 ≈ 打底妆
不管化妆,还是修复,一个好的底子,都能让这个过程事半功倍。油画保存时间一久,画布的背面容易攒了大量灰尘和污垢。画布的表面,也会变得非常粗糙。

油画修复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这就给微生物、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大量繁殖的微生物和寄生虫,上可破坏颜料层,下可通过织物缝隙,穿透画布,减化颜料和画布的粘合度。时间一久,颜料就容易脱落。
一般基底修复,包括贴面——加固和保护颜料层;清洗;揭裱;微生物防治和平整。
特别解释下“揭裱”这个环节。如果画作年龄够大,其实都已经有过不同程度的修复。修复师经常就会遇到,画布背面需要局部补丁,或者整体加衬。
对于那些补丁或装裱的地方出现老化、变形问题的,画布就要拆掉,对应画布原来的作品材质,重新加衬。

油画修复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越大张的油画,就越需要一片片地揭裱,这就非常考验修复师的耐心了。由于受到外部环境中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基底容易变形,就会引起颜料层膨胀、起泡等现象。不同环境下的变形情况,都需要对应不同方法。
就像伦勃朗的老家荷兰,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定的湿度对亚麻布具有破坏性。

《夜巡》展览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就曾把经过蜂蜡浸透的画布覆盖在烧热的铜板上,再把绘画融合于辅助的画布之上,并用很重的平木板压住。蜂蜡时间长了容易老化变脆,粘合力降低,容易去除,就不会影响画作本身。
step3 颜料层修复 ≈ 上彩妆
底子搞好了,就需要准备下“彩妆”的部分了。颜料层一直是问题最多,也是最容易致命的一环。刮痕、破裂、虫蛀、灰尘、复绘等统统是这一层的集中问题。
我们熟悉的《最后的晚餐》,颜料层的问题就很突出。

作为一张胶粉蛋彩画的壁画,《最后的晚餐》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随时都在发生的化学反应,都会让它开始褪色、模糊、变暗,甚至表面还会出粉。清除掉上面污浊的颜料成分后,就得填补损失的颜料,保持表面颜色的连续性。
如果碰上刮痕,严重的就需要用和原作相一致的填充物,去添补刮槽。

油画修复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一张200年前的油画被重重地刮了一下,就需要找一张跟它时期、材质、颜色等基本一致,填充好小洞和裂缝,防治灰尘包括湿气的侵入,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step4 油层修复 ≈ 定妆
经过多次修复的油画,都会有一层“上光油 varnish”,也就是“?;げ恪钡囊馑肌S辛怂?,可以防治空气中的水分、灰尘或者其他物质直接侵蚀画面。
可以说,前面的修复工作能不能长久地发挥作用,最后一步也很关键。

油画修复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光线经过了这层保护膜,再和颜料层接触,能相对减少颜料受光后的褪变色。好处很多,但没用好,甚至本身质量不过关,也会产生问题。
过多使用上光油,会让画面凹凸不平;始终没干透的上光油,还会黏住灰尘,给油画蒙上一层灰色“滤镜”;要是质量差的,还会发黄起皱,甚至会直接破坏画面。
我们最经常看到的油画上的龟裂,有些就是因为光油配置不当,或者在没干的颜料层上刷油等不规范操作导致的。

油画中的龟裂现象 《雾海上的漫游者》
面对龟裂,最好的法子就是重绘或者刷新。现在已经发明了可去除的上光油,使用多年后,如果想重新修复,可以用好的松节油先洗掉表面的?;げ悖刃薷赐旯ず?,再重新上光油。

油画修复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上,就是油画修复过程中的一般基本操作。
但就算是相似的问题,国际上不同地区的修复师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实际的操作情况也比我们今天一篇文章介绍的要多得多。
但光是基础操作,其实就能让我们认识到,油画修复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综合性学科,不仅需要修复师对艺术史熟背于心,更要对修复类的化学、材料学、档案学等掌握得一清二楚。
论修复师的自我修养
一个优秀的修复师,拥有以上完备的技法知识是基础,本身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态度也极为重要。

曾有人问修复经历长达好几十年的修复师说,
“面对这些世上独一无二的无价珍宝,你紧张吗?” 修复师回答说,“更多的是一种敬畏,对画作和画家的尊敬;有时候,你知道你是除了画家本人之外第二个触摸作品的人。”
对于大部分修复师来说,画作修复的重点在于恢复画家的原意。而我们今天广泛讨论的“修旧如旧”和“修旧如新”,其实都是在强调历史的真实。
“修旧如旧”是保持此时的历史真实;“修旧如新”,则是强调还原当年艺术家创作时的历史真实。

我们既希望艺术在时间中留住原貌,又希望时间给艺术增加不一样的味道。但艺术品的衰老,终究是个不可逆的过程,我们终将要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
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二集中,文??萍疾磕酒髯樽槌で逶泄饷匆欢位?。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 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 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无论是哪种修复原则,其实当每一个修复工作者在触摸到艺术品时,都会产生自己的“创作”。
修复的过程,恍惚间可以穿越时空,揣摩起画家的每一个笔触,才在之后的每一笔修复中,传情达意,甚至忍不住以崇拜敬畏之心,体悟每一件物事的味道。

就是对于我们这些观众来说,或许艺术品始终和我们隔着一个玻璃展柜,隔着几十甚至几百年的时空距离。但当我们愿意停下来欣赏,愿意留下我们的目光时,我们就和它发生了关系。

有了人的驻足停留,有了人的凝视欣赏,有了人的修复制作,有了人的崇拜敬畏……因为有了人,每一件曾被岁月隐去光彩的作品,才拥有了永生的灵魂和生命。
纯粹的物件永远是死的,人的情感永远是活的。
人类或许永远无法超越时间,但唯一可以留住时间的,也只是人的情感。
下一次,当我们走进博物馆,蹭到隔壁导游或解说员的介绍说,“这件展品,修复过XX次……”,记得多看几眼。
在那些艺术品不为人知的背后,有着千百年前创作者的笔墨,有着千百年间,一代代修复者的体悟,才留到千百年后的今天,也留到下一个百年。

ps.
虽然《夜巡》的修复工作将在明年7月开始。但在此之前的5个月中,它都将是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400余件伦勃朗杰作里的中心,用以纪念他去世350周年。
直播通道开通后,记得一起收看这件即将以“全新面貌”呈现的伦勃朗之光——《夜巡》。
编辑:杨岚
关键词:修复 油画 颜料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北京宋庄艺术区新联会赴延安地区培训采风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卡地亚?故宫博物院工艺与修复特展亮相故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