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沈阳故宫藏明清刺绣藏品综述
1. 顾绣
世称“露香园顾绣”、“顾氏露香园绣”、“露香园绣”,明嘉靖年间松江人顾名儒、顾名世兄弟在上海九亩地筑园,得一石,其上有赵孟頫手篆“露香池”三字,故园名“露香园”。顾氏家人习刺绣,其艺据传得于内院。顾绣创始于明嘉靖年间韩希孟之手,其工艺要求极高,刺绣前须将丝线辟为单股,分别染色后再择色依次进行剌绣。这种工艺最适宜于仿绣古代山水、花鸟、人物等名画,所绣制品精美逼真,可谓一绝。韩希孟为上海露香园顾氏女眷,故名“顾绣”。
明中期以后,江南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更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绣的发展。明代后期,一直作为闺阁绣的“画绣”也成为商品。随着社会财富的巨大集聚,商人阶层的骄奢淫靡和文人士子的追求风雅使社会出现了收藏热潮。顾绣起初非为牟利而作。随着顾氏家族的没落和顾绣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顾绣渐成顾氏女眷们的养家技艺。顾绣以追摹绘画为能事,工巧入微,艺术境界较高,鼎盛于明嘉靖至崇祯时期,名震沪上,以至于顾家每绣成一件作品,四方轰动,竞相争购。顾绣在江南一带繁盛长达二三百年,在当时整个长江下游地区,顾绣几乎成了丝绣工艺的通称。至清初,苏杭、上海、南京等地的绣庄多冠“顾绣”二字以壮声名。
顾绣多以宋元及当世名家画迹为绣稿,山水、花鸟、神仙、人物皆能入画,半绣半绘、绣绘结合是其主要的特点,其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顾绣深受松江画派的影响,构图疏落、笔墨淡润、设色温雅、配色精妙,既有文人画的意趣,又有女性的灵慧。顾绣因画施绣,因材施针,针法多达数十种,繁复多变。绣材上突破丝线常规,例如,绣蒲团用富席草,绣发用头发,甚至暹罗斗鸡尾毛、薄金等也可作绣材,使绣品更加逼真生动。
图1为明顾绣鹰鸣万里松鹰图。全长135厘米,宽92.5厘米;画心长91.9厘米,宽44.9厘米;斗方长28厘米,宽44.9厘米。顾绣?;男背銮嗨梢恢?,枝干虬曲,雄鹰栖落其上,引颈啼鸣,振翅欲飞。亮日东升,出于云海。鹰的毛羽以施毛针细密绣出,翅膀和尾羽的硬毛,颌下和腹部、足部的软毛质感强烈。脚爪用钉针,肢节分明,形神兼备。绣品以丝理变化表现物象的质感肌理,细腻逼真?;液稚男塾?,白色足羽,黄色鹰爪,配以绿色松枝,画面开朗明丽,雄鹰栩栩如生,生趣盎然。
上诗塘为泥金笺,其上为冯遂题草书,右上“斯友堂”印,左下“冯遂岁在癸丑”白文篆书方印各一?;嫔现胁啃濉坝ッ蚶铩彼淖郑湎滦濉奥断阍靶濉庇∫?。右下“金芬馆”白文方藏印一。国家二级文物。沈阳故宫10万多件文物中,顾绣仅此1件,顾绣作品之珍稀自不待言。
2. 京绣
又称宫廷绣、宫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在北京民间刺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京绣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当时燕京已“锦绣组绮,精绝天下”。辽在燕京设绣院,为皇室和贵族制作服饰。至元代,京绣达到辉煌时期,图案繁缛,用线多是包金箔、包银箔、穿珍珠等绣法。使用金银线的“平金打籽绣”成为京绣中最好的针工。此时的京绣已分宫廷绣和民间刺绣两大流派。明代,京绣的特色越来越鲜明,针法严密、纹样图式规范。明清时已有独立的京绣行业,以刺绣各种皇家用品、清代官服补子、群仙祝寿、百子图等为主,尤以戏衣刺绣著名。光绪年间,京绣被誉为“宫绣”,发展更为兴盛。京绣严格遵循宫廷艺术审美规范,构图满而不滞,造型端庄稳重,设色典雅,尽显皇家气派与尊严。用料讲究,选用质量上乘的绸缎为面料,绣线除了蚕丝所制成的绒线之外,还将金银线大量用于绣品中,擅长平金银、盘金等,绣法及针法还有戳纱、铺绒、钉线、网绣、堆绣、串珠、掺针绣、打籽绣、补绣、挑花绣等多种。充分体现了富贵精美的宫廷审美艺术。由于京绣艺术影响扩大,民间纷纷效仿,清末北京有几十家绣坊,在传承宫绣的基础上,加入了民间元素,更为民俗化,后人皆称为“京绣”。京绣主要为宫廷所用,对技艺、制作、体力有着严格的要求,早年京绣艺人多为男性。
图2为清蓝缎平金龙铜钉绵甲。上衣长77厘米,裙长78厘米,下摆79厘米,袖长44厘米,护肩40厘米,前遮缝24厘米,左遮缝20厘米,护腋22厘米,护心镜18.5厘米。此绵甲为乾隆年间京绣平金银珍品。用二晕色法,以缉线、平金、平银、钉螺钿等方法绣制。绵甲由上衣、下裳、护肩、护袖、袖、挡等部分组成。通身蓝缎地平金龙戏珠纹,满地饰缠枝菊花纹,图案有祝颂长寿之意。甲面钉镀金铜圆钉。双肩各有护肩1个,两腋各系云头状护腋1片。腹部佩梯形护腹,即“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ぷ罄?,腰间右侧佩箭囊不设挡。围裳左右两幅,腰部以布相连。上衣正中有圆形钢质护心镜,镜四周饰镂金云龙纹。穿用时,各部分以钮扣、丝绦绊联缀。绵甲内衬蓝绸里,絮薄丝绵。此绵甲以金线盘钉龙鳞,银线钉菊花纹。龙纹明亮辉煌,极富皇家气派,为乾隆帝御用。清代御用甲胄由武备院筹备,内务府按制承做。国家二级文物。
图3为清纳纱鹭鸶补子。长宽均为29厘米。清代文官六品补子。以元青色素纱绣斜卍字纹为地,用正一丝串针法绣海水江崖、云纹、卷草纹、红日、八宝等图案,其上以斜缠针、施毛针、套针等绣鹭鸶。配色以蓝白为主。国家三级文物。
明代文武官员的公服在常朝视事、奏事、谢辞等场合穿用,也称常服,由乌纱帽、圆领衫和束带组成。在圆领衫的前胸和后背各缝缀一方形饰物,这就是补子。清代补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承袭了明代,并在此基础上有所修改和加工。清代皇家贵族及百官所穿的补服,如衮服、龙褂上,均缀以补子,以区别身份等级。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皇室成员用圆补,镇国公、辅国公、民公、侯、伯、子、男以及各级官员用方补。清代补服多穿在吉服袍外面,不单独穿用。
图4为清黄缎彩绣皮里马蹄底鞋。高15厘米,鞋长24厘米,鞋高6厘米,底高9厘米。此鞋黑缎面,皮毛为里,鞋口出锋毛并以黑缎彩绣菊花。鞋面彩绣如意、蝠、元宝、花卉图案。为清乾隆朝宫廷后妃穿用。国家三级文物。
清代妇女的木底鞋,是满族古老的“削木为履”习俗的体现,有隔凉、增高的作用。按高底形状可分“花盆底鞋”和“马蹄底鞋”,木制鞋跟以细白布裱蒙或用白漆涂白,鞋面多以刺绣、穿珠等工艺修饰。
编辑:杨岚
关键词:顾绣 刺绣 京绣


埃及阿斯旺的旅游市场
伊斯坦布尔:春回大地百花开
都柏林庆祝圣帕特里克节
春茶采摘正当时
“巴基斯坦日”阅兵彩排
上??狗腔怠⑿腥私煌ㄎシüゼ嵴?/ins>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