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婚俗改革要着眼于现实
天价彩礼、互相攀比、大操大办导致喜事变“赛事”,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但受人情社会、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大多数人选择随大流,有苦也难言。民政部近日要求,要鼓励和推广传统婚礼,积极倡导和组织文明简约的婚礼形式。反对利用婚姻敛财,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要积极推广人性化的颁证服务,用庄严神圣的结婚登记颁证仪式代替大操大办的婚礼仪式。
从上世纪50年代的几尺花布,到改革开放后的“三转一响”,及时至今日的“有车有房”,彩礼作为一种旧俗沿袭下来,对国人是个颇具共鸣的话题。其实,礼物如是象征性的,也没什么不好,毕竟“礼轻情意重”嘛。但要是异化为“天价彩礼”,甚至明码标价,就成了赤裸裸的商品交易,是一种顽疾陋习。尽管许多人都不堪“人情礼”,从内心深处不认同“天价彩礼”,但具体在行为上,很少人敢率先抵制。这是因为身处人情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随礼是不给面子,随了礼总想着收回,如此反复,礼金越拱越高。彩礼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如今谁家要的礼金低,似乎女儿就嫁得“便宜”,不够有面子,互相攀比之下,彩礼也只涨不跌。
一种陋俗的形成,当然不仅是面子的问题,还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成因,此所谓“社会土壤”也。拿“天价彩礼”来说吧,农村社会存在强烈的男权色彩,把儿子视为创造财富的劳动力,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因此总想在婚姻市场上收割一笔;特别是家里有儿子的情况下,希望以女儿的彩礼,补贴给儿子娶媳妇。这种思维的深浅程度,与地方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若是思想开放的地方,会倾向于将女儿视为平等个体,在考察婚姻时,也会更在意两个人在一起的感受。不久前一张走红的“全国彩礼图”显示,西部地区彩礼高于东部和南部地区,贫困山区彩礼高于城郊村,华南地区甚至出现了“零礼金”。正是因为一些大城市相对富裕和开明,不需要把金钱作为婚姻价值的唯一标准,更没必要死守面子。
从长远来看,经济搞上去、文化提上来,才能消除婚俗陋规的“生存土壤”,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其中,经济进步需要稳扎稳打,文明提升倒有些“巧劲”可使。具体来看,可以靠刚性约束和软性教育,“软硬兼施”推动婚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从“刚性约束”来看,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一方面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办婚丧喜庆类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党员干部带头弘扬时代新风,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软性教育”上讲,要致力于从年轻人入手,把新风尚送到乡下去,从而改变老一代人的观念。宁夏、福建等地实行的“红白理事会”是个好的做法,所谓理事会,主要由村干部、乡贤等构成,通过订立村规民约、上门劝说等方式引导村民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
婚俗陋习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视的问题。但需要看到的是,婚俗的“陋”,往往有着极其现实的根源。一些地区适婚年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衡、贫困因素等,是不容忽视的根本性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提醒有关部门要在乡村推出更有针对性、更全面的政策措施,在宣传引导、内化教育的同时,更多从老百姓的角度想一想,从扶贫、养老、生育等方面多想办法、加以引导,从而切实解决难题。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婚俗 彩礼 改革 现实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