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把“判卷”的笔交给老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有没有小康?需要各级扶贫干部做到脚下有泥,才能心中有数。县里做扶贫工作的干部对各乡各村的资源条件怎么样、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不能糊涂;乡里干部对这村那屯的贫困户数量、致贫原因,应该大体清楚;谁患了病腿脚不灵便,驻村干部几天后就能把轮椅推进家门……
以前,机械执行、干了就行的工作思维有过。扶贫资金用没用?也用了;百姓得没得着利?也得了;干部干没干实事?也干了。然后考核表的优秀栏就能画上个红钩钩。不是没担责,不是不做事,但要老乡真正叫好,还欠着火候。
现在不一样了,国家有明确要求,贫困县退出,群众满意度必须达到90%以上。这个硬杠杠,把扶贫工作这张答卷的“判题权”交到老乡手里。扶贫工作做没做到位,成效到底如何,谁最有发言权?当然是老乡了。贫脱没脱,听老乡说。把“判卷”的笔交给老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不下田间地头,不踏老乡门槛,不闻炊烟,不揭锅盖,就难以知道老乡到底满不满意。这么一来,扶贫干部和群众的“物理距离”缩短了?!奥狻敝傅氖且恢中睦碜刺?,“物理距离”的拉近,是为了让“心理距离”更近,扶贫当以心暖心。这样也有利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期,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要啃“硬骨头”,就得回应老乡的真需求,用心研究真问题。
啃“硬骨头”,关键是瞄准“长效”二字做文章。消灭表面脱贫,需要找到长久致富的门路,并帮着贫困户摸清可能发生的致贫隐患。面对不同致贫原因,对症下药,这就要求工作方法不能死板,陷入到狭隘的经验论中去。
怎么做到?法门还是在“精准”二字。要把问题瞄得更准,需换“高倍镜”,不能光用眼看,还要用心瞧。用心观察之后可知,扶贫工作还可以更精准,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更有效率地用到刀刃上。
总之,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与群众心贴心,工作上用心,才能让脱贫成果真正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老乡 扶贫 判卷 工作 干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