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河南鲁山恢复千年丝绸古法织艺 吸纳贫困户学艺

中新网鲁山12月6日电(记者 董飞)寒冬时节,河南省鲁山县一车间里几十台传统织机唧唧作响。近两年来,当地为了传承有着千年历史的鲁山丝绸,抢救性恢复了柞蚕丝古法织艺。还吸纳贫困村民参与做工、学习制作工艺,助力脱贫。
据《鲁山县志》记载,“鲁山绸”始于夏朝,唐朝开始兴盛。民间文化学者、鲁山县作家协会主席叶剑秀翻阅史料发现,在唐朝,“鲁山绸”就被列为贡品,并踏上了大唐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各国。
叶剑秀研究发现,在民国初年,仅鲁山县四棵树乡就有48家丝行,县城有200余家,织绸机达5000台,外地客商长期坐庄收购。其后战乱频仍、交通受阻,销路不佳、蚕丝锐减,织绸衰败。
新中国成立后,鲁山为发展丝绸业,建有国营缫丝厂和丝绸厂,设蚕业局专司帮扶蚕农养蚕。时至今日,鲁山县很多农民仍在养柞蚕,但大多粗加工成蚕丝,而丝绸却难得一见。
据了解,鲁山绸分山丝绸和家丝绸两种。山丝绸是用柞坡上放养的柞蚕的茧抽丝织成,家丝绸是用桑叶在室内养的蚕的茧抽丝加工而成。
叶剑秀调研发现,鲁山丝绸制作工艺精密而冗杂,耗费时间长,一位手工艺人要花上5至10年才能精通这门手艺,而掌握全套技术需要更长时间。这导致传承后备力量不足。鲁山山丝绸已断产20多年,家丝绸目前全县还仅剩一家在生产。现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绿色生活的追求,聪慧的鲁山人又把目光瞄上了曾经辉煌的蚕茧丝绸,不少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其中,一家名为“仙女织”的蚕业养殖合作社在民间挖掘传统丝绸工艺,抢救性恢复了柞蚕丝古法织艺。吸纳了当地多位柞蚕丝古法织艺技艺传承人。
记者近日在“仙女织”蚕业养殖合作社生产车间看到,数十台织机唧唧作响,工人们忙碌不堪。鲁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李海军介绍,该企业不仅恢复传承了古老的柞蚕丝织艺工艺,还带动了69户贫困村民就业。
“鲁山柞蚕多在山野间养殖,蚕业养殖合作社扶贫车间亦分布在当地多个乡间,恰好就近吸纳贫困村民参与该产业的加工工作?!崩詈>菇樯?,未来将重点扶持蚕业养殖、蚕丝加工业的发展,采用“公司+农户”帮扶,安排贫困村民就业,加快当地贫困群众脱贫步伐。(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丝绸 鲁山 恢复 古法 织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