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征集《我家的两岸故事》?追本溯源保存大时代陈?!ㄍ迳虼撼匚慕袒鸹岱⑵稹扒ㄌɡ芳且淇狻鼻谰燃苹挛欧⒉蓟嵩诰┚傩?/span>
人民政协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 高杨)长年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台湾民间组织沈春池文教基金会,28日下午在北京隆重举办三十周年感谢茶会暨“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发布,邀集两岸文化及公益界重要合作伙伴,分享两岸文化交流30年之辉煌成果,同时启动富时代意义之“我家的两岸故事”征文征影活动,期待以此项文化保存公益工程,扩大社会参与及响应,增进两岸对于历史记忆之保护及传承。 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刘结一参加参加发布式并致辞。
发布会上,台湾见证嘉宾代表——台湾知名书画鉴定家傅申老师及护送逾百位老兵骨灰归葬故里而获选2012年度获得央视“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台湾传奇律师高秉涵现场与来宾分享浩荡历史巨流里的原乡之思与离散哀愁。
两岸关系源远流长,历代皆有大陆先民向台湾小规模迁徙,明清鼎革之际,闽南人、客家人穿越凶险的黑水沟,大举迁台拓殖斯土,改写台湾命运;1885年台湾建省,清政府设置招垦局,涌入一波移民大潮;及至1949年前后,百万同胞从大陆各省播迁来台。台湾绝大比例的人口可溯源至大陆各地,无论先来、后到,一同在台湾落地生根,并在混居、求学、交谊、工作、通婚等过程中磨合与同化,交融为命运共同体。
沈春池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沈庆京本身即为迁台二代,幼时随投笔从戎的父亲沈春池先生赴台,见证台湾眷村从无到有、从暂居到定居、从磨合到融合的时代历程。眼看迁台长者陆续辞世,在迎接基金会下一个新的30年之际,发愿启动“迁台历史记忆库 ”抢救计划,寻访迁台一代、二代、三代人物及早期迁徙来台的闽南人、客家人后代,拍摄口述历史,透过影音纪录及史料典藏,为迁台长者及其家属珍贵的生命记忆留存历史见证。
“迁台历史记忆库 ”抢救计划自2016年起始调研,迄今已搜录超过500名见证人物,发布会现场播放抢救计划简介影片,汇集迁台历史人物百感交集的生命纪实:水墨画家刘国松,当年孤身一人辗转抵台,因为思念母亲,于1949年画下《妈妈,您在哪里? 》,画中婴儿眼神满溢依恋忧伤;出生山东的前主播傅达仁以遗族学生身分来台,两岸开放后不断回山东老家寻找父亲墓地,却没料到牌位早已供祭于台北;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慨言迁台之前,大陆35省居民彼此碍于交通隔阂和语言分歧,其实往来不多,反而是各省移民播迁台湾后,产生前所未有的文化融合,逐渐缩小语言的差异。他回忆道,虽然父母都是湖南人,但家庭成员几乎都讲普通话,有些闽南人与客家人通婚,后代也有共同的语言,这种融合现象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发布会现场播放由沈春池基金会拍摄的的对赴台老兵和他们的在台二代们,讲述他们或者父辈对大陆思乡之情,和部分台湾老兵现场分享的个人经历,让现场数百名两岸嘉宾无不动容,甚至很多人发出抽泣声。
编辑:秦云
关键词:迁台历史记忆库 台湾 沈春池文教基金会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行活动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伦敦举行新春巡游庆祝中国春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马来西亚槟城举办热气球节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欢乐春节”走进联合国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铁路职工坚守岗位 保障旅客安全出行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好莱坞环球影城内的“中国年味”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