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5岁儿童简历长15页 人民日报:拔苗种不出好"庄稼"
原标题:拔苗种不出好“庄稼”(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消息,“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看黄庄。”“方圆几公里之内,汇聚了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八一学校、101中学、中关村一二三小等各路名校,以及数不清的校外培训机构?!苯?,一篇自媒体文章,以海淀黄庄这个“学霸中心”为窗口,揭开了校外培训虚火旺盛的一角,透射着家长群体的“剧场效应”,引发了大家的关注。
更早前,一名5岁小朋友的简历,在网络引发热议。这份简历长达15页,显示小朋友具备1500字的识字量,年英文阅读量超过500本,钢琴、街舞、足球、围棋、游泳样样皆会,浮力、重力、密度、磁力等概念也不陌生,足迹更是遍布国内外诸多城市。5岁小朋友的“华丽”履历,让不少网友惊呼“受到了打击”,甚至有人感慨“好像这辈子都比不过这个孩子了”。
一份简历,何以引发如此多关注?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它颠覆了人们对于一个5岁孩子的既有认知。在大多数人印象中,5岁正是享受快乐童年的时候,“儿童急走追黄蝶”的天真烂漫、“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无忧无虑,大概最符合我们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象。虽然时代的书页翻转,今天的孩子在教育上起步更早、压力更大,对此我们都有一定的心理预期,但当一个5岁小朋友用一份厚厚的简历,展示他“不一般”的成长经历,即便这份简历是为了进入“名校”的敲门砖,还是难免让人心理上受到冲击。
当然,对于这样的教育,我们无法简单地给予“好”或“不好”的评价,因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兴趣、禀赋都不尽相同,适合什么样的教育也无法一概而论。正如网友的评论,亦是有赞有弹,有人认为这个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有人认为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而最终,好坏得失还是要看它是否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持久正向的影响。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能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一问题,尤其是对一些父母来说,“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会引发一些难以名状的焦虑。有家长坦言,看到网上好的小孩简历,总忍不住要比较一番,如果比输了,那就要加大“拼娃”的力度;有家长后悔,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玩的时候,别人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乐器、上识字班了,“以后只会被人甩得越来越远”。从这个意义上说,“5岁小朋友简历”之所以引发持续讨论,还在于它让人联想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如“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少儿编程班忽然火热、低龄留学开始流行等。
在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学校,家长们的努力和焦虑可以理解并需要关注。不过,在社会为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出更多努力的同时,父母们如何摆正对待教育的态度,同样至关重要?!八衬局欤灾缕湫浴?,孩子的成长和树木一样,也有其自身规律。在符合孩子个性特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并无不可。但拔苗种不出好庄稼,如果不顾实际一味加压,让孩子完成超越年龄的事情,那么我们一点一点加之于孩子的,可能不是锦绣上点缀的花朵,而是压垮骆驼的稻草。近些年来,“三岁孩子练舞扭到腰”“九岁孩子压力过大患上抑郁症”等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令人警醒。超前教育、过度教育可能带来一时的领先,但若伤害了孩子持续奔跑的能力,又怎能算得上“为之计深远”?
教育有竞争,但不全是比赛,它更要教会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自我的能力。让教育回归本真,重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是当前很多执着于“拼娃”却“越拼越迷失”的父母急需补上的一课,也是以各种证书、特长来衡量孩子能力的教育者需要正视的命题。摒弃盲目从众、攀比心理,真正引导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持续学习的能力、探索未知的兴趣,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可能是更宝贵的财富。
编辑:曾珂
关键词:5岁儿童简历长15页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