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复杂输变电工程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竣工投运
2018年11月23日,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竣工投运大会在北京召开,该工程是继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之后,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又一项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高原超高压输变电工程。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由西藏藏中和昌都电网联网工程、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组成,起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止于山南市桑日县,跨越西藏三地市十区县。工程总投资约162亿元,新建、扩建500千伏及配套工程变电站16座,新建500千伏及配套工程线路2738公里。其中,新建500千伏变电站(开关站)6座,扩建3座;新建220千伏变电站2座,扩建3座;扩建110千伏变电站2座;新建500千伏线路1984公里,220千伏线路441公里,110千伏线路313公里;新建线路总长2738公里。参建单位81家,参建人员5万余人。工程于2017年3月获得国家发改委可研批复,4月6日开工建设,2018年11月建成投运。
挑战生命禁区 创造世界之最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地处青藏高原的中东部,既要面对大自然天险的考验,又要面对生态系统复杂又极为脆弱的挑战。施工环境极其恶劣,道路交通极其艰险,后勤保障极其困难,环保、水保要求极高。工程是世界上极为复杂、极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超高压输变电工程,也是一项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工程。工程打破了现有电网工程建设运行的多项纪录,创造多项世界之最。
工程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超高压电网工程,平均作业海拔超过4000米,最高塔位东达山海拔5295米,是世界最高的500千伏输电塔位;芒康500千伏变电站海拔429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00千伏变电站;工程是世界海拔跨度最大的电网工程,工程线路海拔从2200米至5300米,最高塔位与最低塔位之间海拔高差达3100米;相邻塔位间最大海拔高差达500米,海拔高差超过200米的共有290处,海拔高差超过300米的共有68处;工程是世界自然条件最复杂的电网工程,工程穿越横断山脉核心地带和青藏高原腹地,位于世界上地质结构最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穿越全世界最复杂、最险峻、地质最不稳定的横断山脉核心地带,跨越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10余次,沿线处于低压、缺氧、严寒、大风、强辐射等区域,存在毒虫、鼠疫危害,极端温差大,随时可能引发各种高原疾病。工程是西藏自治区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力工程,工程总投资达162亿元,占目前西藏电网固定总资产的50%,是西藏投资最大的电力工程,也是西藏输电线路最长的电网工程。
工程建设中物资运输难,物资总运量超过100万吨,最大单体重量约140吨,平均运距超过1200公里,最长运距达5900公里,沿途道路崎岖,自然灾害频发,无高等级公路可用,现场物资转运大规模采用索道运输,部分采用骡马运输。后勤保障难,参建人员众多且分散,高海拔、高寒、强辐射等极端条件,极易诱发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疾病。交通道路险,工程要翻越弯急、坡陡、飞石多的觉巴山和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垭口,途径著名险段“72道拐”,穿越怒江大峡谷和地质最不稳定的通麦天险。施工作业险,怒江跨越点,壁立千仞、危岩嶙峋,施工微地形极差,为施工架设“天梯”2.8公里,坡度达74度;米堆冰川段部分铁塔位于垂直的山腰上,只能靠专业登山设备才能到达作业点。环保压力大,工程穿越荒漠、草甸、灌丛、森林等不同生态系统,避让10个国家级自然?;で?生态系统脆弱、敏感,环保压力巨大。
打通电力动脉 助力跨越发展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服务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程,是贯彻中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具体实践,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效益。
建设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实现了青藏联网工程与川藏联网工程互联,西藏电网电压等级可实现从220千伏升压至500千伏的历史跨越,藏中电网将实现与全国主网统一互联,为工程沿线3070个小城镇(中心村)、156万各族群众生活提供可靠电源保障。工程建成投运,构成了西藏电网大动脉,标志着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时代,为实施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维护边防安全、保障川藏铁路供电,加快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外送、推进电网向西藏阿里地区延伸打下坚实基础,对助力国家打赢“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服务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西藏经济繁荣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边防安全提供电力保障。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的西南,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和面向南亚的开放通道,具有特殊重要战略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发展,长期以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西藏民生。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2011年与2014年分别建成青藏联网工程与川藏联网工程,基本解决了西藏中部和东部缺电问题。建设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有助于加强西藏电网的网架结构,提高供电保障能力,为顺利实施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维护边防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满足西藏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藏中电网覆盖拉萨、日喀则、山南、那曲和林芝等地区,是西藏电网的主要负荷中心,“十三五”期间负荷发展水平将呈现高速增长。由于受到能源资源、运输条件、建设成本和环保等诸多因素限制,藏中地区电源规划无新增火电,只能以水电为主,但由于水电建设周期较长,丰枯特性明显,无法根本解决藏中电网缺电问题。建设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将藏中电网与我国交流大电网相联,可有效解决“十三五”期间藏中缺电问题,工程可提升藏中地区电力负荷80万千瓦(藏中地区最大电力负荷由30万千瓦提升至110万千瓦),满足藏中地区电力负荷发展需要。同时,大规模电网建设有利于拉动产业链投资、增加就业和税收,将西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民生改善,维护团结稳定。
三是扩大西藏主电网覆盖范围,保障川藏铁路供电。目前,占林芝地区面积约70%的墨脱县、波密县和察隅县尚未纳入主电网覆盖范围。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将有效扩大西藏主电网覆盖区域,将波密、察隅、墨脱3县8万余人纳入主网,解决孤网运行问题,提高沿线供电保障能力。工程将为西藏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供可靠电源保障,提高西藏地区各族群众生活质量。另外,川藏铁路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建设规划,建设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可实现林芝地区主电网全覆盖,提高昌都市11个县区的供电可靠性,有效保障川藏铁路供电需要。
四是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和清洁能源外送消纳能力。目前西藏电网已形成“一大两小”的电网格局,即藏中电网、昌都电网、阿里电网,但西藏骨干网架没有全境贯通、电网依然比较薄弱。藏中电网自身规模较小,运行可靠性较低。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成后,一方面增大了受端电网规模,改善了青藏直流工程的运行条件,另一方面增加了交流联网通道,可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西藏是国家重要水电基地,技术可开发容量1.4亿千瓦,开发潜力巨大,西藏中部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和风电场等新能源项目的资源条件。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成后,具备40万千瓦输送能力,远期可提升至百万千瓦,年输送电量27亿度,其中外送藏中清洁能源16亿度,为藏中清洁能源开发与外送创造有利条件。今后藏中电网可进一步与阿里电网互联,形成西藏统一电网,实现更大范围配置西南地区清洁能源。
担当重任 攻坚克难 圆满完成工程建设
在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电网公司把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列为头号工程,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了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现场建设指挥部,靠前指挥,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公司制定了“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科学组织、绿色环保、平安和谐、拼搏奉献”的建设方针和“十不、三零、五优”建设目标,构建了医疗卫生等“十大保障体系”,统筹全公司建设资源,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面对艰险的施工条件,在波密县栋山北面悬崖上,开创了80度陡坡的施工先例;在米堆冰川对面的峭壁上,电力工人一驻就达20天;在怒江天险的山梁上,搭设了2.8公里的钢管天梯;在海拔4600米的业拉山上,开辟了高原植被快速恢复试验区。面对恶劣的道路条件,物资运输实施“兵站式”管理,物资从全国各地汇集至成都、拉萨、丽江、大理火车站,克服重重困难,二次转运至材料站。物资运输总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49圈。针对生命保障难题,建立了覆盖全线的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建成4个高原适应基地、40个医疗站,全力保障参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始终秉承绿色施工理念,全过程全方面开展环保水保监理监测工作。为减少地面运输对环境的破坏,架设运输索道近千条,总长超过1200公里;为?;?2道拐、米堆冰川等著名景观,线路绕行20余公里;为?;げ艿搅种ネ暾忌?线路高跨通过,有效促进了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针对复杂的技术特点和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开展设计深化和技术创新,集中力量开展科技攻关。攻克了高海拔绝缘配合、不稳定地质基础施工、生态脆弱地区环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研究制订高海拔技术标准,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近20项。
全方位开展支援帮扶 助力富民兴藏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出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普遍服务义务,把支援西藏建设当作公司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在西藏完成电网投资273亿元,全面加快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建设了青藏联网、川藏联网等一批重点工程,解决了西藏10.7万无电户、48.3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显著改变了西藏电网落后面貌,实现了西藏电网转型升级,彻底打破了西藏能源短缺的发展瓶颈,有力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加快推进重点工程,电网实现历史性跨越。国家电网加快西藏电网建设,支持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西藏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和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相继投运,结束了藏中、昌都电网孤网运行历史。藏中、昌都电网220千伏骨干网架,阿里电网110千伏主网架已经形成,彻底打破了西藏能源短缺的发展瓶颈。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积极服务民生改善。全面打赢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完成4404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887个自然村通动力电,惠及数百万各族群众。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西藏通过大电网最大限度延伸,覆盖范围从2007年的25个县扩大到目前的62个县,供电人口达到272万人,根本解决了31万户、133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提前完成“户户通电”任务。服务藏区清洁能源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发挥大电网平台作用,推进清洁能源外送,自2015年西藏历史性实现藏电外送以来,青藏、川藏输送通道累计外送丰水期富余水电超过25亿千瓦时。全方位开展支援帮扶,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从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开展全方位支援帮扶。自2007年以来,累计向西藏电力公司注资95亿元,有效缓解了西藏电网发展资金短缺和经营困难问题。2017年又安排东西帮扶资金50亿元,支持西藏电网建设。2013年以来,先后组织935名内地员工赴西藏、甘肃、青海开展管理和技术帮扶;选拔西藏、甘肃、青海172名青年骨干赴内地先进单位实践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2018-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将持续加大电网投资,全方位加强援藏工作,在西藏和四川、甘肃、青海三省藏区安排电网投资724亿元,促进藏区电网高质量发展,力争2020年实现西藏全区电网互联互通,为服务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工程 电网 西藏 藏中 电力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