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青海民和:撂荒地成了致富田
新华社西宁11月25日电(记者骆晓飞、魏玉坤)刚刚经过大雪的滋润,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的后山上散发着湿润的气息。覆膜机从山间的田地上缓缓驶过,卷起一股股泥土的芬芳。
很难想象,眼前这片广袤平整的熟地,在三年前竟是成片的撂荒地,杂草横生。
桥头村平均海拔超1800米,村里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74人。由于没有产业,绝大多数村民以前都外出务工,土地大多抛荒,加上耕种条件不便,基础设施薄弱,没人愿意来这里流转土地进行规模种植。
“村头后山上的800多亩田地撂荒了10几年,着实让人心疼?!?015年,桥头村驻村第一书记李玉兰暗下决心,要动员村里能人流转这些土地,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规?;锤?、集约化利用,带领村民靠土地脱贫致富。
用心甄选,苦口婆心做工作,李玉兰的真诚和务实打动了村民铁令梅夫妇,2016年,夫妻俩把10几年来跑出租车攒的钱全部投资到这片地上,成立了桥头村光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试种葵花,就获得了丰收。
“2017年,合作社收入了132万元,净收入有22万元。在合作社打零工的村民近百人,务工收入最高的达到1.6万元?!碧蠲沸ψ潘怠?/p>
随着发展壮大,如今,合作社还与周边另外5个村子的合作社合作成立了合作联社,整合集约化利用土地超过了3000亩。
“合作联社协作分工,种植的农产品也从葵花、马铃薯拓展到了娃娃菜、西兰花等多种农作物,同时,通过套种红花、甜菜等,把农忙季节拉开了,村民们一年四季在合作社都有工可务。”铁令梅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共吸纳53名村民稳定就业,其中有13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桥头村村民赵德英因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双手严重变形而不能干重活,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一家把撂荒地流转给合作社后,一年有2000多元的土地流转收入。此外,他和妻子还在合作社做看护和采摘等工作,今年就挣了2万余元的劳务费,在家门口端起了“铁饭碗”。
尝到合作社的甜头后,村里人的发展思路也更开阔了。铁令梅介绍,依托合作社连片的种植基地,下一步,村子里还要建大棚,搞反季节蔬菜;同时,还要依托合作联社搞乡村旅游开发,带动更多的村民立足这片土地致富。
桥头村美好的发展前景把以前外出务工的能人也吸引回来了。比如,这个村子的赵富元原来在西藏发展,今年就带着400万元的资金回来了,要投资建桥头村游客接待中心。
“以前觉得在农村只能种种地,收入单一,没有奔头,都想往外跑,现在家乡也发展起了产业,自己也该回来出一份力,带动乡亲们一块脱贫致富?!闭愿辉?。
昔日的撂荒地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脱贫致富田,村民腰包鼓了,村风民风也越来越好。前段时间,村里修水渠,各家各户齐上阵参与义务劳动;村里的留守孤寡老人得病时,村民们争相去探望。
“土地是农民的发展基础,你把它经营好了,它绝不会亏待你。”李玉兰说,“脱贫致富的路肯定很艰辛,但只要敢想敢干、勤劳吃苦,‘船到桥头自然直’?!?/p>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合作社 村民 撂荒地 土地 桥头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