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自觉担当职责使命 打造权威知识宝库
40年前,中国没有百科全书。
40年间,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知识分子们不计得失、忘我工作,默默奉献、顽强坚守。他们在铸造起一座文化丰碑的同时,也铸造出一座精神的丰碑——在这座丰碑上镌刻着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镌刻着实事求是和敢于创新。他们是改革年代的先行者,也是改革精神的践行者。
而这一切源于一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梦想,源于重如泰山的使命担当。
百年梦想一部书
1978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成立具体负责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至此,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举全国之力、动员全体知识界参与的国家级文化工程
1978年1月27日,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老党员姜椿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情况和建议》第2期,发表了近万字的《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立即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姜椿芳的“大百科梦想”不仅是他个人的梦,也是近代以来,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共同的梦。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不要说自己编纂的百科全书,就是翻译出版国外的百科全书,中国也没有。
“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拥有一部自己的百科全书?”
历史把解答这个疑问的任务留给了改革开放。
知识界的呼声立刻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78年4月,胡乔木当面向邓小平提出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得到邓小平的赞成和支持。仅仅一个月后,中央批准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联署的《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同年1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以胡乔木为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成立具体负责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至此,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举全国之力、动员知识界广泛参与的国家级文化工程。据统计,在历时15年的第一版编纂过程中,参加撰稿的作者达2万余人,编辑人员超过1000人。中国科学院84%的学部委员,社会科学领域众多的学科带头人,各领域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都参加了该书的编撰工作。15年里,中央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投入了8000多万元用于这项文化工程。
1993年8月,7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横空出世,覆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共收77859个条目,12568万字,成为可与《不列颠百科全书》相媲美的鸿篇巨制。中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十年一剑铸精品
事实证明,《中国大百科全书》从规模到质量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更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为改革开放添加了一道精彩的注解
改革开放带来了新气象。广大知识分子迸发出巨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编撰工作之中。许多编撰者已年届古稀,白首弱躯,孜孜不倦。外国文学专家冯至带病连夜审读清样,目力不济,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80岁高龄的法学家潘念之忍着膀胱癌的剧痛,硬是修改完稿件才去住院;翻译家王佐良右手骨折,带着夹板,用左手扶着右手,撰写条目……
许多专家更是把生命奉献给了百科全书??笱Ъ宜锏潞土僦涨盎乖谏笤氖楦?;冶金学家李熏临终前数日还询及对《冶金学》一文的意见;国际法专家陈体强逝世前两天还给编辑部写信……
当时,首倡编纂百科全书的姜椿芳,一只眼睛已接近失明,但70多岁的他还在到处奔走。老伴曾多次劝他休息,姜椿芳的回答是:“活着就要工作,除非生命结束?!薄安还ぷ鳎钭呕褂惺裁匆馑??!崩嫌殉卤乃担环际前选吨泄蟀倏迫椤返弊髯约旱牡诙?/p>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撰原则是“让最合适的人写最合适的条目”。如《军事》卷中的“导弹”条目,由钱学森执笔;《航天航空》卷中的“导弹”条目,由中国导弹总设计师屠守锷执笔;“毛泽东”条目,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胡乔木修改,邓小平亲自审定;“四方面军”条目,由徐向前元帅秘书撰稿,徐帅亲自审定……
一位美国大百科专家羡慕地说:“由国家最高当局出面,动员全国学术力量,投入大量国有资金编辑大百科全书,这在世界百科全书编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我从这里看到了中国的伟大和力量?!?/p>
一部高质量的百科全书需要的是全体编撰者极端的负责、认真、细致。为此,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外国文学专家罗大冈在写“法国文学”条目时,反复琢磨,写成初稿后,分寄给25位老朋友征求意见,七易其稿;为搞清平型关战役的一个细节,编撰者甚至找到了当时一名炊事员;有时为了一个生卒年,编撰者不惜打越洋电话找到当事人子孙后代核实;相声大师侯宝林为写好《戏曲曲艺》卷中的条目,十易其稿,他曾激动地说:“曲艺是第一次被堂堂正正地写入正史,不把条目写好,死不瞑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近8万个条目,每一条都是在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核查、一次次修改、一次次提炼中形成的。这样的传统延续到了随后开展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成为出版质量最可靠的保证。
同样辛苦付出的还有编辑人员。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为例,就在付印之前的几个月,20多位编辑把6000万字的条目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通读了3遍。而当时所有条目已经至少审过12次。
事实证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从规模到质量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改革开放添加了一道精彩的注解。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这部书“值得自豪”。美国学者道格拉斯·林在阅读了《天文》卷后说,“当大力向一切学习天文或物理的大学生推荐”。
与时俱进新华章
坚守高端学术品位,积极创新编纂理念、出版手段、传播方式,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自觉担当职责使命,努力将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打造成有中国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知识宝库,确保经得起读者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
凡是参与过编纂工作的人都习惯于称自己是“大百科人”。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这部皇皇巨著一样,“大百科人”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开拓创业精神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国大百科全书》应时代需求而诞生,秉承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建立起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百科知识体系,为发展中国百科出版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大多数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的内容占比极少,第三世界的许多知识内容根本不列入条目。但《中国大百科全书》汇集的知识是世界性的,重视国外科学成果的介绍,但在中外兼顾中适当侧重中国,有关第三世界的知识内容也占有相当比例。
随着《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的相继问世,中国人发现,原来祖国的学术水平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巨大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是这样的灿烂辉煌?!吨泄蟀倏迫椤吩銮苛酥泄说淖院栏泻妥孕判摹?/p>
74卷《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全部摞起来有3米多高,能占满一整面墙。自第一版编纂出版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各个领域的知识大幅更新。就在第一版的编纂尚未结束时,从1991年开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已开始筹划出版简明版、第二版,并开始策划利用第一版编纂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大量资料出专题百科、小百科,出普及读物,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读者需要。
今天,中国的百科家园已是琳琅满目,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二版简明版、第二版精粹版,《中国京剧百科全书》《音乐百科全书》等专业百科,《贵阳百科全书》《澳门百科全书》等地区百科相继出版。其中,针对小读者的百科类图书销售火爆,全国数千万儿童从小就知道用百科、查百科,这对于提升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作用不可小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百科全书的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世界性潮流。2011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正式立项,2014年正式启动。第三版定位于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百科全书,基于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知识生产、分发和传播,将成为国家大型数字化公共知识服务平台。根据国务院批复要求,打造数字化编纂平台,纸质版和网络版两版同时进行,实现纸网互动,这是世界各国所没有的,彰显了新型百科编纂的中国特色和赶超国际先进百科的决心。
目前第三版已经确立了覆盖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所有13个知识门类百余个执行学科,都建立了权威的学科编委会并确定学科主编,平台建设、组稿撰稿审稿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说:“百科全书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历史的缩写,更是未来的希望所在。出版社全体员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守高端学术品位,积极创新编纂理念、出版手段、传播方式,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自觉担当职责使命,努力将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打造成有中国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知识宝库,确保经得起读者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中国大百科全书 编纂 知识 百科全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