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从“挑箩摆摊”到“布局海外”——湖南邵东民营经济40年变迁之路
新华社长沙11月22日电题:从“挑箩摆摊”到“布局海外”——湖南邵东民营经济40年变迁之路
新华社记者陈文广、高文成
邵东县,位于湖南省中部,以活跃的民营经济而著称,以敢为敢闯的“邵商”而闻名。
2017年,湖南全省经济强县排名中,邵东位居第四;全县近10万人在东盟等地区经商;依托30多个专业市场、200多条物流线路、300多家自营进出口企业、2000多个海外销售平台,打火机、学生箱包、五金小套件等商品畅销国内外……
到过邵东的人,总是伴随着这样的困惑:邵东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何以物阜民丰,繁荣如斯?邵东不临海、不沿江,又无特殊政策优惠,民营经济发展何以异军突起,扶摇直上?带着这些困惑,记者赶赴邵东,试图理清邵东民营经济的发展脉络和背后原因。
“这40多年,邵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逼出来、带出来、闯出来的。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家的生意经历了三代,有着从‘挑箩摆摊’到‘布局海外’而逐步壮大的一个过程。”坐在邵东县的家里,老挝万象市博昇进出口有限公司法人李朝晖说起邵东民营经济的发展,关不住话匣子。
虽然成了民营企业主,并将企业办到了老挝,但现年51岁的李朝晖依然难脱农民的质朴本色,并不高大的身材显得格外敦实,两串钥匙一左一右挂在腰间,走起路来,钥匙晃动声与脚步声合在一起,响动不小。
“我和父亲本质上都是‘洗脚上岸’的农民,走上做生意的路,既有自身原因也有时代背景。”李朝晖告诉记者,20世纪70年代,父亲就曾因拿大米换土豆赚差价,被定性为“投机倒把分子”,受到打击。直到改革开放后,父亲从家庭作坊式小生意开始一步步做起,慢慢走出国门。20世纪90年代,自己也追随父亲去老挝闯荡,摆摊贩卖邵东产的箱包、服装。
李朝晖说,随着生意做大,如今,自家在老挝的公司已经交给了儿子经营,自己则回到了邵东老家。除了做钢构、红木家具等生意外,他还在编写《邵东人闯老挝》的书稿。在这本书稿中,已有20多名邵东民营企业主的故事被收录其中。
对于他们,李朝晖写道:“早期闯荡老挝的邵东人,无雄厚资金,无特长技艺,凭的就是敏捷的商业思维和一腔创业热血。他们肩扛手提,跋山涉水,以这种最原始最艰辛的方式,蚂蚁搬家一般,将小五金等‘邵东制造’推出国门?!?/p>
邵东商人的闯荡,让邵东商品的海外市场日益壮大,而如何将“邵东制造”提质升级,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邵东县经济和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长杨飞明介绍,近些年,不少先前走出国门的邵东商人,在“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政策的感召下,重新回到了邵东。其中,泰国湖南商会创始人兼会长刘纯鹰就是典型代表。
记者了解到,在邵东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12年,刘纯鹰回到邵东创建了箱包服装加工贸易出口基地,并于2014年创办了邵东县隆源中小企业创业中心。
“通过标准化厂房建设和先进技术引进,只要是来园区考察的外商,很少有不给我们下订单的?!绷醮坑ソ樯?,如今,邵东县隆源中小企业创业中心已经集聚了40多家自营出口企业,与之配套的布匹市场、拉链厂、五金电镀中心、缝制设备厂和皮具工贸园区等逐步建成,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
“从李朝晖、刘纯鹰等人的经历可以看到,这些年,立足于传统产业,邵东商人走过了一条从挑箩摆摊、前店后厂、走出国门,再到建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的路子。”邵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邓星照说,如今的邵东县更加注重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邓星照表示,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快速加工中心、3D打印服务中心、博士工作站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邵东相继建成,邵东全县6万家民营企业依靠“智造”力量,正在跑出新时代邵东发展加速度。
编辑:秦云
关键词:湖南邵东 民营经济 海外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