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我弱我有理”是什么逻辑
据统计,重庆“公交坠江”事故发生至今,全国至少又发生了16起类似事件。比如最近,一名乘客在车没到站的情况下硬要下车,被拒后突然拿起手中拐杖猛殴司机并叫嚣“我有病”。事后警方查明,当事男子确实身患多疾,遂只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这个处理结果让网友炸了锅,一时间“处罚过轻”等质疑声不绝于耳。
明明是耍无赖,却理直气壮、撒泼动手,这种对公共安全造成巨大风险的行为,理应严惩重罚。尤其是血的教训尚未远去,就有人重蹈覆辙,更应祭出重拳,以儆效尤。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句“我有病”就能换来执法者的“网开一面”,何尝不是对蓄意投机者的纵容?这般处理结果,于法于理于情都难言公允,招致舆论反弹也是意料之中。
其实,该名乘客自恃的“情理”,代表了一种颇为典型的社会心态:我弱我有理。投射到现实中,便有了公交车上大爷掌掴不让座的女孩一类的奇葩新闻。平心而论,帮扶“弱者”理所当然,更是社会有人情味儿的重要表现。但“弱者”并不天然地占据道德制高点,这一标签更没有理由成为一些人违法免责的挡箭牌。舆论场上那些为“弱者”开脱的人,其实是混淆了人情与法理两种逻辑。倘若谁都能以“弱”为名宣泄情绪、绑架正义,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秩序可言?
黑是黑,白是白,法治的语境下,只有是非之分,而无强弱之别。规则是刚性的,理应对所有人都具有约束力。就拿妨碍公交司机来说,根据法律规定,任何乘客只要做出抢夺方向盘、殴打司机等行为,就属于危害公共安全,视违法者情节严重程度,可给予治安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执法者期盼兼顾力度与温度的初衷虽好,但“打开方式”显然有误。最后结果传递出的信号,就是个体因素影响公平正义。我们一直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然全社会对“依强行凶”零容忍,也同样应该对“恃弱诿责”说不,动辄“因人制宜”只会架空法律。
法律是守卫公共安全的最好武器。透过司乘冲突的多起案例,我们再次看到了很多部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置逻辑。现实一再证明:“忍”字诀只对君子有用,让法律的归法律,人情的归人情,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才能维护法治的刚性与权威。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逻辑 法律 乘客 司机 公共安全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