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一台冰箱的40年:曾是最贵的周边产品
一台冰箱的40年
记者 蔡宇丹
从买冰箱为装单位福利三大件带鱼、鸡蛋、冻鸡;到买冰箱放澳洲牛肉、挪威三文鱼;从攒一年钱买个“三大件”之一的单开门冰箱,到花一个月工资买个十字对开门冰箱。从冰箱厂家能为你一个人定制生产,到帮你下单买米买面。作为家电“三大件”之一,一台冰箱的40年里,承载了中国社会经济、商业、社会文化生活的变迁。
1985年 张瑞敏砸冰箱
1985年,就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不到一年的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有缺陷冰箱,砸醒质量意识,同年引进德国生产线。张瑞敏砸冰箱成为中国企业史标志性事件,昭示民用制造业崛起。
上世纪80年代“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其中就有冰箱。这时中国处于短缺经济时代,买家电要条子。
被砸的76台冰箱价值多大?1984年8月,国家规定的冰箱基准零售价:100升605元、110升635元、150升765元,当时一台冰箱容积不到200升。
而当时,在1985年,中国GDP总量9016亿元;人均GDP为85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9元。作为对比,2015年,青岛市GDP总量9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70元。
这意味着,1985年,城里人攒一年的钱,才能买一台冰箱;2015年,青岛居民攒一年的钱,能买13台冰箱(主流价位3000元)。
1985年,76台冰箱成本约4万元;2018年,一台高档冰箱4万元。
上世纪80年代三大件
这是1980年代,中国普通家庭的“三大件”之一。图为中国最早的名牌产品“雪花”冰箱。中国第一台冰箱1956年由北京雪花冰箱厂研制成功,引进的是荷兰飞利浦技术。2002年,雪花冰箱被海信收购。
1999年 中国家电走出去
1999年4月,海尔在美国的南卡州建厂。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4个工业园、54个海外工厂,拥有12000多名工程师,海外生产海外销售比例提升到50%。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迈开全球化第一步,中国经济增速重回两位数,中国制造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2010年9月7日,海尔全球第1亿台冰箱在意大利工厂下线,为一款意式三门冰箱。
2014年,中国市场上还有博世、西门子、夏普、松下、三星、LG、伊莱克斯等众多外资品牌。但到了2016年,外资品牌逐渐从中国市场撤退,或者被中国企业收购,这是一次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和升级。
美的收购东芝家电;海尔收购GEA,富士康收购夏普;2017年—2018年上半年,冰箱线上零售前10品牌,国外品牌除西门子外全军覆没,其余均为国内品牌。
2018年上半年,中国冰箱产能前四:安徽、广东、江苏、山东。中国冰箱制造端最大产能向中部地带安徽转移,品牌掌握在山东军团和广东军团手中。
中国冰箱最大产能所在地是合肥,同时合肥也是目前国内家电最大制造基地,美菱、荣事达、海尔、格力、长虹、美的、华菱等家电巨头在合肥落户。
目前,全球电冰箱产业链分工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中国企业掌控制造,日韩掌控品牌与市场,欧美巨头掌控核心科技。
冰箱成了“最贵周边产品”
动画片《海尔兄弟》1995年登陆央视,6年播出212集,投资3000万元,是当时国内最长动画片,长度和制作力度超过了同样由企业(卡西欧)投资筹拍的《铁臂阿童木》。
看《海尔兄弟》长大的80后、90后,当你买了一台海尔电冰箱,算不算“入手最贵周边产品”?
2015年 消费升级和制造升级
2015年,中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966元,这意味白领、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成为国家主流。
而在两年后的2017年,二线城市改善型换房大面积需求呈现压倒性比例。房地产市场和家电市场存在很强相关性。这时冰箱也进入更新换代高峰期,中国市场冰箱更新换代量年约1500万台。
伴随着消费升级,工业4.0时代也同时到来,冰箱制造端革命到来,由大规模流水线制造时代,进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时代。
2015年,全球家电行业首个互联工厂在海尔沈阳冰箱互联工厂诞生。一台冰箱500余个零件,被整合成23个模块,订单交付周期由15天缩短到7天;个性化定制产品种类由20多种增加到500多种。
同时,冰箱也越来越聪明,物联网冰箱走进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家中。比如美的与英特尔、阿里合作推出智能冰箱,应用英特尔智能体感技术,对人体进行立体扫描,抓取体重、体脂等数据;同时通过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AI技术,认食材,洞察你的饮食偏好,给你制订健康食谱。这样的冰箱还是一个网上商城,你可以和它对话,让它帮你下单买肉。
2018年上半年,冰箱零售量1600万台;线上三开门和多开门冰箱销量占比最大,为52%。主流价格:2000元—4000元。冰箱线上均价增长近20%,最贵冰箱已到39999元,预计三年内6000元以上价位冰箱将成主流。
281升以上的大容积冰箱线上零售量占比31.57%,但对线上零售额贡献率达到52.52%
三文鱼引发的创新战
欧盟、美国、中国占全球超过70%的养殖三文鱼消费量。全球增长最快的三文鱼市场在中国,三文鱼在中国市场规模10万吨,年消费增速25%,为全球最快。
为了满足中等收入群体的胃,各大冰箱品牌掀起“三文鱼保鲜挑战赛”,主打冰箱广告都在强调“三文鱼保鲜”技术。从这款价格19999元的品牌冰箱的广告上,可以看出消费升级下中等收入阶层的“口味”。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冰箱 中国 品牌 家电 全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