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河北临漳:小红薯鼓起农民钱袋子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4日电(记者白明山)眼下红薯已大规模收获,河北临漳县张村乡东屯村程书光的脱毒红薯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每天分拣出品相、颜色出众的红薯,供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选购。
“我们的红薯品种多、口感好,价格高于普通薯,要是贮藏到春节再卖价儿更高!”程书光谈到今年的收成兴奋地说。
张村乡紧邻漳河,沙性土壤,适合红薯种植,前些年种植以家庭为单位,红薯品种老化、产量不高,农户只能自给自足。2013年,程书光依托科研院所,引进20多个优良红薯品种,建立了现代化脱毒组培扩繁基地和2000亩红薯种植示范基地。
走进程书光的脱毒红薯示范基地,工人师傅操纵着收割机缓缓驶过,一个个粉嫩的小红薯从土里冒出来,躺在了整齐的田垄上,这种现代化的收割方式令前来参观的薯农赞叹不已。
“要想做大做强红薯产业,就得示范带动更多的人联合种植,形成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地域品牌?!背淌楣獾耐讯咀榕嗷啬瓴焓碇置?亿多株,辐射带动全县1.3万户薯农,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
“以前种大田作物效益低,改种商品薯后,开垄、滴灌、施肥……基本是机器操作,依托基地统一技术、品牌、销售,每亩收入可达4000元。”张村乡崔村农民邓金飞说,他打算明年开春再流转50亩扩大种植规模。
临漳县张村乡党委书记郭云军介绍,红薯种植已成为张村乡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动了红薯淀粉、粉条、果脯等红薯深加工业的发展,吸纳村民就业2000余人,帮助35户贫困户脱贫,促进农民向新型产业化农民转变。
近年来,临漳县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花生、红薯、油菜、油葵等作物种植,以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据统计,通过政府引导、典型示范、基地带动等方式,该县红薯种植已达4万余亩,逐渐形成集脱毒组培、规模扩繁、高产示范、产业链延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红薯 农民 种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