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要论今日要论
进博会彰显中国开放"引力"
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40余万名境内外采购商,5000多个首次登陆中国市场的产品,累计578.3亿美元的意向成交额……6天内的这一连串数据,彰显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的“质”与“量”。
从单价120万美元的世界首款婴儿核磁共振机3天内卖出20台,到两三个小时谈下价值260万欧元的明星展品“金牛座”龙门铣,进博会也令全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大”“快”“新”。
作为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这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不仅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更彰显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开放、共赢”的中国主张。
进博会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贸易“高速路”
几天前满怀期待赶到上海参加进博会的埃及客商们,现在正带着一张张订单、一份份合作意向书准备返程?!跋嘈盼颐堑牟吩诰薮蟮闹泄谐』嵴加幸幌?。”在进博会参展的经历,让埃及棉纺品出口商赛义德·布伊对埃及棉在中国的出口前景充满信心。
埃及棉又称埃及长绒棉,被誉为棉花界的“爱马仕”。凭借超高的品质,埃及棉不仅成为埃及国宝,更成就了埃及纺织业。作为西亚、北非地区唯一一个拥有完全垂直整合纺织工业的国家,埃及国内约有7150家纺织、服装企业,覆盖棉花种植、纺纱、织物、成衣生产及出口全产业链,吸纳就业人数超过150万,约占全国工业就业人口的30%。
“以往我们对中国市场缺乏了解,产品主要销往欧美。进博会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机会,打开了这扇窗?!比宓隆げ家撂寡?,今年年初报名参展进博会时,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但在上海参展的6天里,他看到的不仅是中国人对埃及展品的热情,更看到了埃及商品在中国市场巨大的出口潜力。
在本届进博会上,埃及国家贸易与工业部开设了一个占地250平方米的国家馆,以及一个占地450平方米的埃及企业馆,参展企业涵盖纺织品、农产品、化纤、家居用品、旅游、文化、艺术设计等,参展商品装满了13个重120吨的集装箱。
坐镇开罗总部指挥的穆罕默德·努尔丁,是埃及化纤面料对华最大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埃及议会第四大党祖国保护者党的副主席。虽然人在开罗,但努尔丁每天都盯着上海进博会的最新消息,过起了“上海时间”。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说:“埃及目前也在实行对外开放,埃中经济合作发展迅速,这为双方都带来了合作机遇?!痹谂】蠢矗<叭瞬唤鱿敫泄俗錾?,更想从中国学习对外开放的“真经”。
“进博会不仅扩大了中国进口埃及商品的通道,实际上也扩大了埃及国内的就业。”埃及保守党副主席阿里·库尔塔姆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进博会将成为中埃两国新一轮合作的起点,“进博会让埃及产品与中国‘亲密相拥’,将成为埃中两国合作共赢的又一个新开端?!?/p>
从进博会发现商机的,自然不只埃及人。在来华参加进博会的172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三分之一的参展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达成的意向成交额达47.2亿美元。
进博会正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贸易“高速路”。进博会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仅展示了他们制造的产品,更看到了中国出台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贸易风险管理、运输模式多样化、贸易产品升级、数字化处理等举措带来的新机遇。
参展“军团”为开放共赢而来
像埃及这样的会展主宾国,在本届进博会上还有11个,其中既有像巴基斯坦、俄罗斯、越南、印尼这样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有英国、德国、加拿大这样的西方传统工业强国,更有巴西、南非、墨西哥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吸引他们前来的,正是中国对进一步创新、开放、共赢的坚定承诺。
比如“脱欧”背景下的英国,急需为其创意产业寻找新的市场,在本届进博会上,英国国家馆聚焦的正是创新创意产业。仅仅3天,进博会就让英国代表团交上了满意的答卷。英国驻华大使馆11月8日宣布,英中两国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在进博会期间共签署了总价值逾4000万英镑(约合3.6亿元人民币)的8项协议,涉及影视、广告和游戏领域。英国也成为欧洲首个与中国签署电视和电影跨国制作协议的国家。
“这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当我们尝试建立新的创意伙伴关系时,这一双赢局面将会越来越好?!甭释爬椿握沟挠⒐拭骋撞棵骋子氤隹谕乒愎翊蟪悸弈取し押竦屡芯羲?,英国创意产业企业利用进博会平台,向中国投资者展示其专业技能,相关协议的签署,将会推动英中两国创意产业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对英中两国来说,这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开放带来合作,合作缔造共赢。同处贸易?;ぶ饕逵朊骋渍健耙貊病敝械牡鹿?,也希望通过本届进博会发出经济全球化与市场开放的呼声。
德国瓦德里西科堡公司制造的超大型数控机床“金牛座”龙门铣被送到进博会展馆后,中国客商仅用两、三个小时就完成交易恰淡,这已经向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中德两国愿意在高端产品与技术、高级产业链等领域展开更紧密地合作。德国西门子公司发电与天然气集团全球EPC销售高级副总裁阿姆鲁斯·布吕克纳也表示:“希望借助进博会提高与中国企业的合作能力,将中国制造和德国创新的优势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合作?!?/p>
以巴西、南非、墨西哥、印尼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看重的则是进博会带来的变革力量。在墨西哥经济史学家格拉谢拉·马尔克斯看来,中国成功举办进博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创了各国(地区)间的经济互动新模式。墨西哥主流媒体《日报》则在评论进博会时说:“中国将向全世界展现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这被视为对外界指责的有力回应?!?/p>
除了12个主宾国之外,来华参展的近180家美国企业,也用实际行动向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出了坚定的支持票。作为进博会的第三大参展“军团”,美国参展商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他们的最新创新科技成果、人工智能乃至航空航天的尖端科技。波音公司负责人坦言,他们对中国的开放充满信心,“文明是相通的,我们在这里读懂了中国。中国市场大有潜力,美国企业将在这里大显身手”。
“40万亿美元”昭示中国进一步开放的决心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世界需要一个开放的中国,中国也坚定承诺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闭馐侵泄抑飨敖皆诮┗峥皇缴舷蚴澜缱鞒龅慕诔信?,也是向世界各国企业发出的出口邀请。这40万亿美元的进口对于世界贸易的意义,不仅是实实在在的增长红利,更是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支持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凯瑞·布朗认为,这40万亿美元的进口额表明,中国无意扩大贸易顺差;中国不仅注重出口,还希望增加进口。
俄中双边企业家理事会副主席阿列克谢·卡拉什尼克则评论,在当今制裁和?;ぶ饕迨⑿械牡卦嫡翁跫拢┗崾腔幸娴幕疃?,表明国际合作是存在的,“世界各国与中国合作的兴趣都在不断增长”。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路红艳也认为,40万亿美元的进口额,不仅将为世界贸易提供巨大动能,也将倒逼国内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增加中国优质商品供给,带动消费增长,改善消费供给结构。
世界希望中国更加开放市场,中国也需要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首届中国进博会恰为二者架起了互通的桥梁。正如习近平主席开幕式演讲中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弱肉强食、赢者通吃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p>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中国 进博 开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