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董希淼:金融服务要更有温度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董希淼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需要综合施策、多方发力。金融从业机构要与实体经济共克时艰,多做雪中送炭之事,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保持基本稳定,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随着金融强监管政策叠加实施,影子银行信用创造功能萎缩,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下滑;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普遍下降,部分行业、企业间的结构性信用紧缩问题加剧。特别是不少民营企业普遍感到融资更难了、更贵了,一些企业甚至濒临股权质押爆仓、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上述困局出现的原因复杂多样,解决起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应以持久战和“几家抬”的精神,采取全方位、立体式措施,从货币信贷、财税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环境优化等方面,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协同推进,并探索和建立长效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要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给民营经济吃下“定心丸”。从当下看,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等“三支箭”政策,针对性较强,有助短期内增强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应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稳住并提升对实体经济的服务。金融业属于现代服务行业,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广大客户是天职。当下,应坚持市场化原则,大力支持有市场竞争力但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走出困境。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与100家民营骨干企业签署“总对总”合作协议,通过专属服务团队提供“融资+融智”服务。该行还将与其中的部分企业开展合作“债转股”,助力企业优化财务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在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微观上看有助于企业走出流动性困境,从宏观上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稳中向好。只有企业经营有活力,实体经济有后劲,金融机构才能真正防范经营风险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金融服务要更有温度,还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长期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企业和个人及时获取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2015年12月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后,我国普惠金融获得了快速发展,金融普惠的阳光照进了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和亟需金融服务的弱势群体,但普惠金融仍然面临商业可持续问题。在这方面,一些数字科技公司的做法值得总结。例如,京东金融借助数字技术,在全国1700个县、30万个行政村开展农村金融业务,累计服务20万中小微企业,贷款总额近5000亿元。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情况报告》指出:数字普惠金融引领,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当数字科技与社会使命相结合,就会被赋予温度与能量。
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可以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推动实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所期待的“好的社会”。让金融普惠万家,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既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长期努力的方向,任重道远。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金融 服务 企业 温度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