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周宏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宏春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40年,也是环境质量波浪式变化的40年:伴随改革开放的环境质量经历了从良好、恶化到总体好转的演进过程,现已进入环境?;だ砟钪鸩角逦?、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阶段。回顾40年来生态建设与环境?;そ?总结经验,剖析问题,迎接挑战,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借鉴。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及其特点
生态环境?;ぶ卫硎枪抑卫硖逑档闹匾槌刹糠?与改革开放40年进程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肪潮;ぷ吡艘惶酢翱缭礁呱健敝?。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进程,我国在短短的40年里基本完成;发达国家上百年间逐步出现并得到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短期内集中爆发,并呈现复合型、压缩性、累积性特点。环境?;は忠呀胙沽Φ?、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是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窗口期。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阶段,环境?;こ晌刂兄亍?/p>
环境?;だ砟钣牍释?并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推动者?;肪潮;な俏夜钤缬牍式庸斓牧煊?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均由环保领域专家和管理者引入并积极倡导。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提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口号;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せ嵋檎倏?审议通过环境?;すぷ鞣秸牒偷谝桓龌肪潮;の募ぉぁ豆裨汗赜诒;ず透纳苹肪车娜舾晒娑ā?成为环境?;さ牡谝桓隼锍瘫?。1978年,宪法中规定“国家?;せ肪澈妥匀蛔试?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992年,中央9号文件发布“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将环境?;つ扇刖梅⒄怪屑右酝吵锟悸??!翱缡兰托卸薄傲愕阈卸薄跋蛭廴拘健薄袄短毂N勒健薄爸醒牖繁6讲臁钡刃卸?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政治动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走出一条受国际理念影响、政府主导、运用市场化的激励与约束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中国特色之路。
环境保护基本方针政策从中国国情出发。1979年,《环境?;し?试行)》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明确建立环境?;ば姓芾硖逯?。环境?;す芾聿棵诺玫讲欢霞忧?从城乡建设部中独立出来,成立国家环保局(1988)、国家环保总局(1998)、环境?;げ?2008年,成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生态环境部。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せ嵋?将环境?;と范ㄎ幌罨竟摺5谌稳肪潮;せ嵋?确立了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和八大制度(“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污染集中控制、限期治理)。1982年,环境?;こ晌傲濉奔苹亩懒⑵隆?/p>
环境?;すぷ髦氐闶俏侍獾枷?。我国的环境?;ふ铰源痈母锟懦跗诘摹坝兴炝鳌薄翱可匠陨健?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再到十九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1998年实施的“一退三还”是环境政策的转折点。在污染治理上,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由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控制相结合转变。在发展与?;す叵瞪?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さ骄迷龀び牖肪潮;げ⒅?再到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建设生态安全屏障转变??沙中⒄?、清洁生产、环境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等不断推进;环保模范城、生态工业园、生态文明示范市等先行探索,环境管理由政府的单一行政管控,到以命令控制为主、市场化手段为辅,再到命令控制与市场化手段并重的变化。
环境?;しü娴谋U?。我国的环境法规在国际上最齐全。1993年,全国人大设立环境?;の被?后更名为资源与环境?;の被?全国人大制定出台了环境?;し?、自然资源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性规章组成的法规体系。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十八大以来,制修订法律十多部,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し?、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に胺ǖ?。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中央环保督察,覆盖31个省区市,8万多个百姓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对那些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彻底,对破坏生态行为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加强了问责。
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逐步筑牢。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家发改委等联合出台《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ぶ贫?、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完善标准体系、完善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严守生态红线、完善环境监管等方面,确立了基本制度框架,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排放权许可、河长制、湖长制等制度相继推出。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ご蠡嵋蠹哟笊拿鹘ㄉ枇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地在大气、水、土壤、海洋、饮水安全、减灾防灾、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域全面推进,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应采用市场机制?;せ肪场T谕度肷?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环境?;ね蹲拭磕暝颊糋DP的0.51%;2015年环境?;ね度胝糋DP的比重仍达到1.30%。在环保设施建设、运营和服务上,推进系统化、标准化、生态化、市场化、社会化。因地制宜,培育各具特色的环保产业,环境污染治理路线不断清晰,环保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国家还采用环境经济政策,如排放权交易、生态补偿等,以发展环保产业的途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如东部沿海地区,从21世纪初开始采用BOT、TOT等模式处理乡镇垃圾和污水,并取得明显成效。一些环保公司在香港、美国、德国、日本等地上市融资,解决了污染治理的部分资金。
公众参与和积极行动。世界环境保护的最初推动力量来自公众,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运动。199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成为我国公众参与和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途径。2005年的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成为公众参与决策的标志性事件。绿色消费成为居民优先选择。随着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形成。摒弃过度消费和用后即扔的不良习惯,捡垃圾的普通志愿者越来越多;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居民的自觉选择?;繁I缁嶙橹椭驹刚叨游榈玫焦娣督】捣⒄?并依法开展生态环境?;す嫠咚系然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40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调整与建设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视环境污染防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开展环境?;ぷㄏ钚卸?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基本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天更蓝了。自2013年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初步显现,环境空气质量形势总体向好。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29.3%,未达标占70.7%;平均优良天数比例78.0%??帕N锱ǘ群椭匚廴咎焓鸩较陆?。重点区域细颗粒物浓度有所改善??晌肟帕N?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34.8%。
水更清了?!端廴痉乐涡卸苹贰吨氐懔饔蛩廴痉乐喂婊?2011—2015年)》相继出台,要求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河海兼顾,对江河湖海实施分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ず退试垂芾?。与2012年相比,2017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不断提升,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下降,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湿地面积8.04亿亩,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山更绿了。加大自然?;で;ちΧ?建设森林生态系统、?;ず突指词?、治理和改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初步构筑“两屏三带一区多点”的生态安全屏障。治理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哪恋孛婊?0世纪末年均扩展1万多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00多平方公里,在世界上率先实现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治理荒漠化的经验为世界提供了重要借鉴。
海更净了。修订《海洋环境?;しā?印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为科学谋划海洋空间布局、“多规合一”提供了依据。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向好。2017年,全国近岸海域417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7.8%;与2001年相比,一、二类海水比例提高27.8个百分点,三类海水比例下降8.5个百分点,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下降19.3个百分点。
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在不少城市,错落分布的公园绿地让老百姓“开窗能赏景,出门能游玩”;在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等困扰群众的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扭转,2016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3%,比2000年提高35.5%,一批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起来,越来越多城乡百姓从中受益。
以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模式和成果报告》被郑重推向世界??獠计渲紊趁婊?000多平方公里,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生物多样性?;ぜ壑?.49亿元。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发布;2017年12月,把荒漠变林海的塞罕坝与库布其一起被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地球卫士奖”。联合国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加赞许:中国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人类共通的生态文明理念。
环境?;そ岽┯谖夜南执?是一场“持久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绿色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也一定能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环境保护 生态 文明 建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