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
儿童退热用药避开六大坑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伍仞)天气转凉,婴幼儿的健康又迎来“多事之秋”:秋季腹泻、手足口、流感等常见的儿科传染病又将迎来发病高峰。而发烧就是这些疾病的最常见症状。日前,在广东省医疗安全协会临床安全用药分会成立大会上,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主任药师何艳玲介绍了儿童容易滥用的几大类药物,其中大多数都和孩子发烧有关。
1. 抗生素
感冒发烧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为求孩子快点退烧而使用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当心造成滥用,对病情没有帮助不说,更可能导致孩子体内菌群耐药。
何艳玲介绍,感冒至少有92%与病毒感染有关,所以对于大部分的感冒来说抗生素是没用的。除此之外,流感、手足口病以及大部分的秋季腹泻等,这些儿童常见疾病也由病毒引起。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情况下,仅仅凭发烧体征就使用抗菌药物是不恰当的。
另外,由于心急想孩子快点好,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情况下,仅仅凭发烧体征就使用抗菌药或盲目使用高档、昂贵抗生素,也属于抗生素滥用。
2. 糖皮质激素
一大医院儿科主任曾经接到过一条让其哭笑不得的投诉。一个患儿家长抱怨说:“你的水平还不如我们村医。我们那里打一针可以几天不发烧,你这个药吃了还是反复烧。”其中提到的“针”,很可能就是糖皮质激素。
何艳玲介绍,糖皮质激素“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用好了可以救命,但是对于没有明确诊断、仅仅是因为发烧就随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作为退烧手段,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但却可能掩盖了真正的病因。因为发热除了感染,还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假如强行用激素把发烧“压下去”,有可能会掩盖其他恶性疾病,导致病情恶化的结果。
3. 解热镇痛类药物
何艳玲介绍,解热镇痛类药物是常用的儿童退热药,然而临床上常见过于依赖药物退热、没有达到服药间隔就服用退烧药或者多种退热药不合理联用等问题。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儿童退热常用药。但有的家长在孩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其中一种效果不理想时,会让孩子交替服用两种药物。“现在很多指南都已否定了这种做法?!焙窝蘖崴?,如果吃了过多退热药而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容易造成孩子脱水。
家长让孩子服用不同的复方感冒药时,也可能因为不同药物中含有相同成分而导致用药过量。而且多数解热镇痛类药物长期使用都有肝毒性,婴幼儿尤其是三四个月以下的孩子,不建议长时间、频繁地使用退烧药降温。
专家表示,家长们有必要对孩子发热有正确的认识。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疾病的症状,孩子们易得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手足口病等等,发热都可能是其中一种症状。也因此,发热的症状会如此常见。退热药作用只是把孩子的体温降下来,但不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笆峭巳戎匾故墙饩霾∫蛑匾??”何艳玲表示,退热只是治标,反复高热要积极地寻找病因,假如强求快速退热,一些重要的病因反而会被掩盖。
4. 输液
何艳玲表示,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来说,口服药物和输液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数据显示,静脉给药引起的潜在不良反应率在儿童用不良反应中达一半,“除非孩子没有口服药物的能力,或者自身营养状态很差,否则不要随意开放静脉。”
5. 中成药注射剂
合格的中成药注射剂,为何不建议给孩子用?何艳玲表示,中成药注射剂中的成分复杂,制剂质量稳定性不易保证,和西药配伍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为了退热、化痰等就开放静脉注射中成药注射剂,风险和收益比“不划算”。
6. 营养剂
何艳玲说,在儿科门诊常??吹揭恍┘页ぃ⒆又皇瞧胀ㄉ虾粑栏腥?,但希望医生开一些免疫功能调节剂给孩子“加强抵抗力”, “孩子要靠不断战胜外界病菌来产生自身的抗体,怎么能为了不感冒发烧而用药呢?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一厢情愿的?!?/p>
她也不建议给孩子服用标榜增高与益智类的药物或者服用中药进补,“过度干预孩子生长发育结果是害了孩子”。
编辑:赵彦
关键词:儿童退热用药 误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