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特稿: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再临考验
新华社记者张伟
今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纪念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参加在巴黎举行的盛大纪念活动。
一战结束后,欧洲不再是国际体系中心,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国际地位迅速上升。自一战到二战、再到冷战,美欧关系几经变迁,双方最终结成同盟,成为西方世界的核心。
但奉行“美国优先”的特朗普政府似乎并不看重过往历史,而用更加现实和自我的眼光来处理跨大西洋关系。主动挑起贸易争端、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美国一系列单边主义和?;ぶ饕遄龇ㄈ闷渑分廾擞研暮?,也迫使欧洲寻求更多战略自主。眼下,美欧关系再次面临考验。
分歧更为深刻
巴黎原本不在特朗普行程之内。他曾计划11月10日在华盛顿举行阅兵活动,但因花费巨大,只能将阅兵推迟到明年。阅兵推迟消息公布后仅数小时,特朗普便宣布将飞往巴黎。从这一点来看,巴黎之行更像是特朗普临时起意的公关之旅,重点并不是重寻美欧关系的历史渊源。
事实上,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屡次无视欧洲利益和关切,直接导致美欧关系纷争和矛盾增多。大体来看,美国政府两类做法让欧洲“很受伤”。
一是一味从所谓“美国利益”出发,不仅不顾及欧洲,还损害其利益。比如美国退出被欧洲视为重大外交成就的伊朗核协议,恢复对伊朗严厉制裁,殃及与伊朗有经贸往来的欧洲企业;特朗普扬言退出被欧洲视为安全基石之一的《中导条约》,可能让欧洲再次面临军备竞赛的威胁等。
二是公然胁迫欧洲盟友,以服务于美国利益。经济上,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挥动关税大棒,以迫使欧洲做出让步,包括加大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进一步开放市场等;安全上,美国要求德国等欧洲国家提高军费,在北约框架下承担更大责任。
虽然美欧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分歧,但此轮矛盾显然更为深刻,双方不仅产生现实利益之争,更有价值观之争。长期以来,欧洲主张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和多边主义、国际机构和自由贸易等是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保证,也是欧洲的最大利益所在。而美国现政府一系列做法显然背离了这种价值观,导致跨大西洋关系裂痕加深。
谋求更多自主
美国政府不断触及欧洲“底线”,不仅导致欧洲民众对于美国政府的看法更加负面,也让欧洲国家重新思考跨大西洋关系。
除了到访巴黎外,特朗普原计划顺道访问爱尔兰,但最终取消。有媒体认为,这是为了躲开当地可能举行的抗议活动。今年7月特朗普访英期间,英国伦敦、牛津郡等多地民众曾游行抗议。
不少欧洲国家认识到,此轮美欧矛盾再次暴露出欧洲自身的弱点。欧洲向来重视贸易和金融实力,认为这是欧洲得以成为世界一极的重要保证。但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制裁之举,暴露出欧洲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弱势。虽然欧盟启动所谓“阻止条款”,但欧洲许多跨国公司仍然选择从伊朗撤离。同样,对于美国可能退出《中导条约》,欧洲国家虽极为担忧,但除了期望游说美国改变主意外,实际上没有更有效的应对手段。
面对美欧关系变局,欧洲谋求更大的“战略自主”,即军事上发展独立的防务力量,经济上摆脱美元霸权,外交上寻找新的伙伴等,从而在对美关系中获得更大回旋空间。
8月2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外长马斯分别发表讲话,发出共同信号,即建设“一个主权欧洲”,坚持和维护自身利益。除了军事能力建设外,马斯还谈及两个具体的行动领域:建立独立于美元的支付体系,以确保欧洲金融主权;建立一个“多边主义者联盟”。马斯提出“要与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平衡的伙伴关系”,“当美国越过红线时,我们欧洲人必须形成一种制衡力量”。
今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年度“盟情咨文”中呼吁,应提升欧元的国际地位,欧委会将在今年内就此拿出具体建议。
短期内难以脱钩
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美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一些欧洲人士把当前美欧矛盾归因于特朗普,希望随着美国领导人更迭,美欧可以重回亲密。然而,他们的愿望未必能变成现实。
其实,早在小布什、奥巴马总统时期,美欧关系就已出现明显裂痕,比如法德领导人和小布什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公然决裂,奥巴马将战略重点转向亚太等。
可以说,当前美欧分歧是多年来双方地缘政治差异、经济竞争及内部社会、政治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特朗普上台直接加快了这一进程。
此外,冲击西方社会的民粹主义风潮也左右着美欧关系。美国政府与欧洲民粹主义代表人物惺惺相惜。2018年6月,美国驻德大使理查德·格雷内尔公然表态,支持欧洲保守派,即右翼民粹主义。前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计划在欧洲设立一个名为“运动”的基金会,想要联合欧洲极右派,以掀起一场“右翼民粹主义的反叛”。民粹主义抬头将进一步削弱美欧价值观基础,损害双方长远关系。
但美欧关系盘根错节,短期内难以脱钩。在安全上,北约仍是主导,欧洲“独立防务”还是雷声大雨点?。辉诰蒙?,美欧相互深度依赖,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和投资伙伴;在战略上,面对所谓的俄罗斯威胁和新兴国家崛起,美欧总能找到一些共同立场。
然而,由于利益分化,美欧今后一段时间纷争和矛盾可能还会增多。跨大西洋离心力加大,将给西方世界以及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带来长远影响。(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一战结束百年 美欧关系 欧洲


学剪纸 迎新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会见德国外长马斯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