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为何走近
新华社北京11月9日电(国际观察)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为何走近
新华社记者吕迎旭 辛俭强
以色列运输部长卡茨8日结束对阿曼的访问回国??ù脑诜梦势诩浜粲鹾M灏⒗壹忧坑胍陨性诮煌ê吐糜畏矫娴暮献?。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以色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加大接触力度,并且与过去的秘密来往不同,显得相当公开和高调,向外界释放出双方关系走近的信号。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它们对共同战略对手伊朗势力不断扩张的担忧以及美国政府的大力推动。
互动频繁
此前,已先后有多位以色列高官访问阿曼和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先是以总理内塔尼亚胡10月对阿曼进行正式访问,这是1996年以来以总理首次正式访问阿曼。此后,以色列文化体育部长雷格夫访问了阿联酋。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以色列高官在海湾国家的一系列活动得到了热情回应,并被当地媒体公开报道。在阿曼,内塔尼亚胡会见了阿曼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阿曼国家电视台还播放了内塔尼亚胡参加一系列会议的照片和视频。在阿联酋的柔道赛场上,首次允许升起以色列国旗、奏响以色列国歌。10月底,阿曼外交事务主管大臣优素福·本·阿拉维·本·阿卜杜拉在巴林出席阿拉伯国家安全论坛时还公开呼吁阿拉伯国家接纳以色列。
目前,海湾阿拉伯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与以色列有正式外交关系,但据阿拉伯媒体报道,双方的接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只是始终处于秘而不宣的状态。
博弈复杂
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在中东三角关系中,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和伊朗一直互为敌人。自2011年中东陷入乱局以来,阿拉伯国家势力不断弱化。而伊朗势力西进,巩固了伊拉克什叶派政权,帮助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夺回大部分领土的控制权,支持也门胡塞武装与政府军交战。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将此视为对自身安全的重大威胁,因此产生了改善关系、共同对付伊朗的想法。
实际上,在对以关系方面,海湾阿拉伯国家历来属于温和派。1982年沙特提出的解决中东争端八项原则,首次开列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实现和解的基本条件,即“土地换和平”。由于巴以问题的解决遥遥无期,近年来海湾国家对以色列的立场有了新变化。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认为,种种迹象表明,阿拉伯国家开始改变过去以阿拉伯民族整体利益为导向的路线,转而以各自国家利益为导向。
此外,美国的推动也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奉行支持沙特和以色列、遏制伊朗的政策,试图打造“中东版北约”。作为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共同的重要盟友,美国的态度对双方都有重要影响。
前景难料
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在美国推动下,出于共同对抗伊朗的目的,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关系有可能升温。但受宗教分歧、民族矛盾和历史积怨等内生性因素影响,双方关系从长远看仍面临诸多阻力与不确定因素。
马晓霖认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改善,有可能促使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做出妥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巴以冲突的解决。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走近也可能引发强硬反以势力的不满,造成极端力量抬头和恐怖主义活动加剧。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中民认为,虽然目前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互相走近的势头良好,但也不能过高估计双方关系改善的前景,因为海湾国家在对以关系的问题上本就属于阿拉伯世界中的温和派,它们和以色列之间一直有秘密交往。
他说,目前阿拉伯国家内部不睦,反以的阿拉伯民族情感始终存在,这些是双方关系发展的掣肘因素。与此同时,美国是影响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而美国的中东政策仍然存在调整的可能。
编辑:曾珂
关键词: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为何走近


红红火火中国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0万亿元大关
火车站里的交响音乐会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光谱01/02星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