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王晓红:坚持开放发展 推动互利共赢
作者:王晓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教授)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方面做出的重要安排。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逆全球化思潮泛起,贸易?;ぶ饕迨⑿?多边贸易体制遭遇挫折,全球贸易投资环境受到严峻挑战的背景下,进博会的召开为推动世界贸易投资持续增长贡献了“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向世界表明了我国坚持开放发展道路、主动开放的坚定信心,展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了我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系列重大举措,释放了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强烈信号。
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并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包容普惠、互利共赢才是越走越宽的人间正道”。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举办进博会,集中体现了我国推动构建包容普惠、互利共赢的世界经济的决心和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体现了中国发展、世界共享的理念。过去我们举办各类国际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博览会,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出口,开拓国际市场。此次举办进口博览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促进各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搭建平台,让各国分享中国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充满活力的大市场,这对于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扩大就业都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负责任的宽广胸怀。
二是体现了平等包容、交流互鉴的理念。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正体现了中国市场的宽广性和文化包容性。此次进博会也是各国产业、科技、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一次盛会,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包括G20的所有国家、5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3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得以借助进博会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三是体现了共谋发展、共同繁荣进步的理念。习近平主席说:“中国真诚向各国开放市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这意味着中国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发展越快,为世界各国创造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机会就越多。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在过去几年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30%,进博会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搭建一个持续开放的合作平台,为各国拓展中国市场、深化贸易合作提供机遇。
四是展示了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做出的实际行动。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已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前行、贸易投资增长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单边主义和?;ぶ饕迨构拭骋坠嬖蛟獾郊?损害了各国贸易利益,也使经济全球化蒙上了一层阴影。而进博会为各国深化经贸合作搭建了公共平台,也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公共产品,又一次证明了中国倡导贸易自由化,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的一贯立场。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五是有效解决了国内供需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的矛盾,有利于推动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此次进博会的参展企业带来了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满足了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使老百姓不出国门就可以买到好的商品,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从而有效降低消费成本,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此次参展的企业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200多家、100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将产生巨大的学习效应,有利于国内企业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式,推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尤其是能够促进金融、医疗、教育、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这是中国推动实现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贸易投资大国地位日益稳固,开放型经济发展更加均衡,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正在形成。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增长14.2%;其中出口15.33万亿元,增长10.8%;进口12.46万亿元,增长18.7%,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国和进口第二大国地位。201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6991亿元,连续4年居世界第二位。201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775.6亿元,居世界第3位,连续26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2017年我国对外投资流量1582.9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连续保持15年快速增长。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在对外贸易、投资合作、金融合作、境外经贸园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全方位进展,深化了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促进了沿线国家工业化体系建设,同时也开拓了新兴市场,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截至2018年6月,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已成为25个沿线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年均增长7.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50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82个,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的税收;我国已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或升级了5个自贸协定。到2017年我国已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已有超过60个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外汇储备。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新动能加速成长,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日益稳固。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7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62953亿元,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73亿元,同比增长7.7%,占比达53%。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均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研发经费投入加快增长。服务外包、跨境电商、数字贸易、数字创意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将带动服务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投资增速均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消费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17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医疗、旅游、教育、文化、养老、体育等领域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环境来看,持续扩大开放也面临有利的形势,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促使全球治理结构向多极化发展;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仍是主流趋势,数字经济发展正在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正在改变着全球的贸易格局……但也要看到,一些挑战因素也有所增多。比如,逆全球化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博弈变数增多加剧了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新一轮贸易投资规则仍由发达国家主导,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进程中认真应对,以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转型,不断破解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出,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将在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五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开放倒逼改革、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结构升级,使我国经济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范例,也为缩小南北差距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币虼?我们应深入研判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和国内经济发展大局,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要建设竞争公平,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服务高效便捷,“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2018年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营商环境列全球第46位,较上年提高了32位,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与国际一流标准还存在差距,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仍不相称,应在对接国际规则标准、打造高效廉洁政府、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减税降费降成本、创新招商引资模式等方面加快改革。
第二,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利于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改善贸易不平衡;有利于提高国内服务业质量,提升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有利于降低我国居民的海外消费成本,享受全球优质服务;也有利于发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产业互补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新兴服务业领域。2017年,我国新兴服务进出口2162亿美元,占整个服务进出口的31.1%,低于全球53.7%的平均水平。因此,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有利于发挥学习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国内企业学习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推动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加快新兴服务业成长壮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第三,继续挖掘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口潜力。扩大进口是缩减货物贸易顺差,促进货物贸易平衡发展,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年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对于高品质、高档次的消费品需求将越来越旺盛,优化商品和服务进口结构,能够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国内居民境外购物、海外就医、海外留学等问题。为此,应进一步降低关税标准,削减进口环节的制度性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化水平,这既是对接国际规则标准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降低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应积极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传统贸易方式变革,提高贸易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尤其要充分利用我国跨境电商在全球领先的优势,积极参与有关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提高贸易规则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第四,深化试点试验区改革,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通过试点试验进行开放压力测试,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是我国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路径。目前我国共有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东中西部地区,已成为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和制度创新的示范区。应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改革探索自主权,在对接国际标准和规则、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切实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成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第五,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提高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我国是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也是坚定支持者和捍卫者。加入WTO之后,我国通过不断加快对外开放进程分享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通过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和贸易投资大国。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扩大,未来应在国际组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对话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向世界表明,在新时代,以开放为鲜明标识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在对外开放中创造更大的奇迹,走出一条与世界各国携手前行的发展大道。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推动 贸易 发展 开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