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媒体评"大学把成绩单寄家长":这是教育的倒退迷失
原标题:中国新闻周刊:大学把成绩单寄给家长是教育的倒退和迷失
原本以为,上了大学就是只自由飞翔的鸟,没想到,爹妈正捏着自己的成绩单准备灵魂拷问,许多大学生觉得自己被大学深深的欺骗了。
最近,深圳大学给学生家长寄去了成绩单,而且还是包邮的,学生朋友圈顿时炸锅了:
“你们怕不怕!”
“废话勿说,我得赶紧飙车回家截胡,告辞!”

其实,大学给学生家长邮寄成绩单的做法,并非深圳大学首创。
早在2009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就给13000余名学生家长邮寄了一份新春“贺礼”,把本想好好过年的学生吓得不轻。

原来,国内不少高校都有寄成绩单的做法,包括中山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大学是希望施加的压力,能够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在大学期间真正学有所成。
大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通过寄成绩单的做法,却惹来了很多争议。
对学生来说,作为年满18岁的成年人,大学未经学生允许就私自寄成绩单,是否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对家长来说,是否还需要跟中小学时一样,介入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大学来说,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寄成绩单是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有学生网友表示:我会把成绩全部认真地告诉家长,我主动分享不代表我允许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往我家随便发成绩单,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且具备完全行为能力者,不需要向家长或者监护人再像小学生一样打报告。

有非学生网友表示: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嘛,我只是觉得为什么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一所大学的教育理念,却是中小学级别的“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找家长”。

不仅网友们开怼,不少专家学者也表达了对此事的质疑。
一位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在澎湃新闻的评论中写道:大学须认识到,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对自己的一切选择、作为及其结果负责??纬坛杉ê脱Х郑懿荒苷1弦档?,大学都须让学生自己承担责任。
那么,国外高校寄成绩单是不是普遍的做法呢?
英国《泰晤士报》11月3日的文章中一位学生表示:在我们国家,未经学生允许,将已成年学生的学业信息与他人分享是违法的。大多数学校不会将成绩单寄给学生父母。不过,学生成绩可以在学校网站查询。
中国大学寄成绩单的做法,本能地透露着对父权文化的轻信,即相信中国家长会为孩子拨开迷雾,使之回归正途。实际上,许多大学生的家长恐怕连大学都没有上过,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又能高出几分?
心理学界传奇人物哈里斯写过一本《教育的迷失》,告诉我们一个惊人真相: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更大的是后天的经验,即与他人的互相学习,在学校的时候是和同学,在社会的时候是和同事。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就是一个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大学生,成长的真相其实是一种背叛和告别,背叛原来的家庭环境,告别原来的朋友,不断试错,塑造全新的自己。
大学依然迷信父母监管的思路,无疑就是在扼杀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我成长,这难道不是教育的倒退吗?
二
今年以来,中国大学“严出”的紧箍儿日驱渐紧。
2018年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发话了: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
2018年11月1日,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教育部表示,要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
不少高校已经率先落实。华中科技大学的18名学生,因为学分不达标,从羡煞人的985本科,转成了专科毕业。云南大学220人因为学分未修满等原因无法按时毕业,还有6名学生被要求退学?;侠砉ご笱г蚨?82名学生作出学业预警,64名学生被学业预警及降级试读……
不仅有“严出”这道紧箍,平时的教学管理也严格把关,南国的深圳大学有寄成绩单的王炸操作,北国的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则有封寝的大招。
眼下天气渐冷,黑龙江齐齐哈尔最低气温已逼近0℃,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上午7:40~9:40实行封寝制度,因为有些学生不愿上课,有时候第一节课会旷课,以没课的名义在寝室待着不学习。
这对上午一二节有课的同学没什么影响,吃个早饭正好去教室上课,而一些没课的学生简直要哭了,只得去图书馆、网吧或食堂屯着,因为东北忒冷,外面浪不起啊。
三
实际上,大学生也不希望大学过得浑浑噩噩,在与学校对严格要求成绩上,意见是一致的。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学生支持大学“严出”,也就是支持学校提高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视程度。
大学生不反对带紧箍,反对的是瞎念紧箍咒。
要做好本科教育,不是通过寄成绩单就能解决的,关键是要看大学课程、高校体制、教育改革会有哪些突破。
在大学课程层面,到底是学生不上课呢,还是教师不好好教?
事实证明,教的好的老师,课堂参与度也高。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的一段讲课视频火了:
你以为陶渊明种豆蛮好,实际上草盛豆苗稀,要是我种这个水平,绝不写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的天啦,境界阔大,把宇宙都望穿了。
虽然普通话不标准,戴教授却用自己的“魔性”讲课获得了学生的欢迎,被称为大学课堂里的一股“泥石流”。
另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填鸭式的教学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同校小师弟,上了学校4年制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完前两年中国大学本科基础课程后,通过托??际?,进入后两年美国大学教育课程。
他发现,国外大学和国内大学讲课模式的最大不同,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要做presentation,也就是演讲。同学们就一个观点,组织论证,并与老师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为此要提前进行大量的阅读和预习。
与此同时,考试只占总分的30%,平时课堂表现占70%,连班里最懒的、整日宅宿舍打游戏的哥么都“出山”了。
而且,小组是团队合作,偷懒的人只会拖团队的后腿拉低所有人的分数,连最不要脸的同学,都开始对着镜子叽里咕噜练习英文口语了。
在高校体制层面,到底是老师不好好教课呢,还是没法好好教?
大学老师也很炸裂,既要好好写论文,也要抓好教学。再好的老师,也无法通神,既能妙笔生花,又能口吐莲花吧?要集中精力搞教学,首先要给老师松绑。
其次要防止老师当甩手掌柜,建立学业预警机制是可借鉴的措施。出自江西理工大学实施的“学业预警”制度,通俗来说,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通过这种“警示”,学生能及时查漏补缺,老师也能在交流中指导学生,加强互动。
在教育改革层面,教育模式一直存在着某种错位和迷失。曾经在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威廉·德雷谢维奇写过一本《优秀的绵羊》,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真相:学校教你的可能是错的。
现在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校园里的“狂鸭”和长颈鹿:
那些名校的学生,你看得到他们亮瞎眼的简历,却看不到他们的空虚和焦虑,如同湖面上优哉游哉的鸭子,两只脚蹼正在水底下拼命地狂扒。
他们学习不是为了充实自己,而是为了战胜别人。就像长颈鹿,为了互相竞争,头颈变得越来越长。
他们都是“囚徒困境”中的囚徒啊,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现在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完全无关,只与自我的觉醒有关。而这种觉醒,大学生必须自己悟出。
大学似乎已经忘记,对大学生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
回到深圳大学寄成绩单这件事,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考验的是学生素养和教育管理水平,这不是一件快递就能解决的问题。
编辑:曾珂
关键词:媒体评"大学把成绩单寄家长"


多彩迎新春
埃及展出从英国追回失窃浮雕文物
世行行长金墉将提前卸任
脱欧与时间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穆罕默德五世辞职
白宫与民主党磋商未果 美政府“停摆”继续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