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当“双11”进入审美疲劳期 技术加持能否成为解药
“当花式营销变得乏力枯燥,依托技术提升服务或是一味解药。实质上,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电商快速发展重构着我们的生活形态,‘双11’从无到有成为一种全新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反向促进科技在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更何况,‘人在家中坐,购尽全球好物’的网购模式,本身就是依托科技来实现的?!?/p>
“双11”购物节将至,电商巨头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争抢消费者。从“单身狗”的咆哮到“剁手党”的狂欢,近10年来,“双11”由“光棍节”变成网络购物节,算得上是一场史诗级的消费营销。然而,置身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再百变的营销花样也终有穷尽时,消费者在漫天硬广的狂轰滥炸之下,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审美疲劳中。若是电商平台仅仅依靠换汤不换药地打折促销,甚至是一心为了消费而造节,给消费者打的鸡血终会消退,新奇劲儿过后剩不下多少购买欲,“剁手”狂欢也会渐渐味同嚼蜡。
面对极易陷入审美疲劳窠臼中的“双11”,电商平台该如何破局?得先明确的是,随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调”,如今高质量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如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该平台私教培训、赛事报名等体育服务同比增长529%,维修保养、陪练等汽车服务同比增长693%……消费者的关注点从价格到价值、从产品到服务,消费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决定了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消费体验已成为比优惠促销更为关键和迫切的议题。
当花式营销变得乏力枯燥,依托技术提升服务或是一味解药。实质上,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电商快速发展重构着我们的生活形态,“双11”从无到有成为一种全新的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反向促进科技在该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譬如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移动支付、解决消费资金渠道问题的金融产品白条、拼购等极具社交属性的网购??椤慰?“人在家中坐,购尽全球好物”的网购模式,本身就是依托科技来实现的。
想让渐渐乏味的“双11”,乃至增速放缓的电商持续发展,取巧的营销不过锦上之花,深耕技术做好服务,不断推陈出新才是电商平台的生命力。显然,电商巨头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年的“双11”就出现了很多黑科技元素——面对网购中的假货痛点,为保证商品质量,有电商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搭建了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通过语音识别,高效处理用户反馈,确保问题商品不在平台二次销售;将智能导购、AR/VR试衣、智能购物车、刷脸支付等应用到合作品牌的线下门店。甚至于,对于解决“双11”之后望眼欲穿苦等包裹的物流痛点,技术也有加持,通过智能科技提效、供应链服务全球化,使物流配送方式更智能、配送效率更高效。但究竟效果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从线上线下一体化,到新奇的“沉浸式”体验、越发安全便捷的移动支付,“双11”花哨的玩法、纷乱的营销手段都不过是表象,技术才是其内核。依托技术打造多元化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服务,新的消费场景中出现的槽点和痛点,又倒逼技术不断加码升级,这样的良性循环应该成为电商服务的正确打开方式。作为各大电商平台最重要擂台之一的“双11”,自然也不例外。而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想要满足消费者高质量的消费诉求,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技术的加持也将成为电商平台在乱战中突围的关键所在。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技术 双11 电商 消费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