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身处险境别慌 绝地求生有方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全军战创伤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张连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是的,我们不知道灾难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近日,因山体滑坡,金沙江、雅鲁藏布江先后断流形成堰塞湖,自然灾害的发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震、洪灾、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火灾、矿难等事故灾害常有发生,是继日本、美国后的第三个自然灾难损失严重的国家。灾难不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大量人员伤亡。特别是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与“高速”、“高楼”、“高压”等相关的高能量引起的创伤更是触目惊心。防灾、减灾虽已成为共识,但意外却是猝不及防。许多自救互救的成功案例表明,身处险境时正确的自救互救,是绝地求生的关键!
突遇危险 看自己也要看环境
灾难突降,第一时间或许让人不知所措。短暂惊恐后,身处险境的人应立即深呼吸,平静心情、冷静头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身体状况进行快速评估,规避二次伤害,为自救或等待救援奠定基础。
环境评估 无论是身处地震、洪涝、台风、泥石流等天灾险境,还是车祸、踩踏、火灾、矿难、跌落水中、高空坠物等人祸险境,感受自身的伤害是人们的本能反应,但醒过神儿来的第一件事,应该是首先观察所处环境,看自己是否已经脱离危险环境。如果没有,应寻找可以暂时避难的场地或环境。比如,发生地震时,应尽快移动到空旷地带。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山坡等高处跑。遇到拥挤踩踏事故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不要奔跑以免摔倒。切记,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和受害者。遭遇城区洪水时,应从洪水涌来的地方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不要企图穿越被洪水淹没的马路,如发现附近有漩涡应小心绕行。远离导电体,如落入水中的电线、高大的树木、高压电塔等。雷雨时不要上楼顶和打手机。被困火场时,要利用周围一切条件逃生,例如消防电梯、室内楼梯、阳台、过道、建筑物外墙的水管等逃生。切记不可乘坐普通电梯逃生。遇到浓烟时要立即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来,在浓烟中应采取低姿势爬行,火灾中离地面30厘米以下的地方有含烟少的空气。
总之,要对已经发生的灾难和可能再次发生的灾难进行评估,特别是对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的预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灾难再次伤害。
自我评估 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于逃离危险也很重要。我遭遇了什么?我受伤了吗?评估自己是否受伤,伤情的轻重等。如是否出血、是否骨折等。如果发生了出血,特别是喷射状的动脉出血,必须迅速进行止血自救。一般应迅速采取指压止血,或用弹性较好的带子捆压住出血口的上方进行止血。在雪地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首先查看是大腿、腰部还是手腕摔伤;如果大腿和手腕疼痛,可以勉强活动;如果腰部疼痛,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尽快呼救,或拨打120求助。如果地震时被掩埋在废墟中,自救最重要的是镇静、除险、求救。设法?;ぷ约海笆迸懦涨楸4嫔?,坚定生存信念,等待救援。期间要想方设法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唤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水和食物一定要节约使用,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正确应对 方能争取生机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无可避免地身临其境,并遭遇伤害时,第一时间要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防止次生灾害引起再次伤害。一旦发现泥石流,要立即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跑,跑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逃生。跑动时应注意查看前方道路是否存有塌方、沟壑等,并随时观察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如掉落的石头、树枝等。来不及逃跑,或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但不要上树躲避,因为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如果在房间内,则一定要设法从房间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遇到山体崩滑时,如果躲避不及,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安全的高地是最好的避灾场所。
到达安全区域后,根据身体伤害情况,并且自己尚有能力的情况下进行自救。常见的伤害有出血、骨折、烧烫伤和溺水。
止血 无论哪种伤害引起的出血,都要迅速止血。如头部、胸腹部出血,可采用毛巾等干净物品直接压迫止血。如肢体(上肢或下肢)出血厉害,可在其近侧用止血带等捆扎法止血,并迅速到医院救治。
固定 之所以要固定骨折部位,是因为骨折的断端很锋利,很可能在活动或搬动的过程中刺破旁边的血管、神经,造成二次损害,而且未固定的骨折断端之间的摩擦可导致疼痛。固定骨折部位前,如有出血,应先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等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不宜过紧、过松。固定材料因地制宜可以选用竹木板、树棍、硬纸板等。
烧烫伤处理 被烧伤或者烫伤后,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大量的流水持续冲洗降温,持续大约30分钟左右。在冲洗的过程中应注意流水冲洗的力量不应过大,尽量保存烫伤后水疱皮的完整性。同时,脱衣服的过程中尽量避免破坏疱皮的完整,创面不要自行涂用各种“消毒药水”。
溺水自救 不幸落水,落水后应立刻屏气。在挣扎时利用头部露出水面的机会换气,并寻找可以抓住的物体。下沉时再屏气,争取露出水面再换气,如此反复,直到获救。
当遭遇险境,甚至受到伤害时,作为身处险境的人,要对战胜困难充满信心。很多绝地求生成功的事例告诉人们,身处绝地,绝望是最大的敌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决不轻言放弃。
学习急救 求得生机的关键
遭遇险境,无论内心多绝望害怕,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要充满希望,尽力找到自救互救的方法,是求得生机的关键。
在踩踏事故中,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情绪稳定,争分夺秒进行自救,心理镇定是个人逃生的前提。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或牢牢抓住一种坚固牢靠的东西,如栏杆、灯柱等。如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在拥挤的人群中,要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成一定的空间保证呼吸。一定不要采取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不要因为衣服拉扯而停下整理仪容,也不要去捡掉落的东西。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ど硖遄畲嗳醯牟糠?。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不慎跌倒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遭遇沉船事故时,一旦听到沉船警报信号(1分钟连续鸣笛7短声,1长声),应立即穿好救生衣,按各船舱中的紧急疏散图示方向离船。弃船时注意:只携带救生物品,例如食物和水。弃船跳水要在船逆风侧,最好在船头,避开螺旋桨。水面浮油起火时,在上风侧。落水的位置尽量离船远一些,避免被沉船的漩涡吸入。
互救中,心搏骤停者的救治刻不容缓,如不及时抢救,伤者可能很快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抢救中,还是要最大可能边施救,边向外界求助。(1)评估和现场安全。施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施救者(可能不是医务人员)只要发现无反应的遇险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立即实施胸外按压。(2)胸外按压。遇险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平板垫于其肩背下,施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遇险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背上。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分,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3)人工呼吸。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灾难没有到来之前做好充分的预防或可远离险境,在灾难没有到来之前学些急救、自救和互救基本知识亦可从容应对险境。救援车、人到来是需要时间的,哪怕只差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在预防的同时,提高基本技能,防患于未然,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遇堰塞湖 学几招洪灾应对
近日,因山体滑坡,金沙江、雅鲁藏布江先后断流形成堰塞湖,受影响群众万余人,很多人也因此被迫转移。而堰塞湖一旦自溢,形成的洪水将是其最大威胁。面对洪水灾难,大家应提前学会自救。
野外洪水自救方法 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水,要迅速远离汽车、桥底、地下通道等低洼地或容易被水冲走的场所,就近快速寻找高地、不会滑坡的山坡、楼房等坚固场地避害。忌顺水流而行、游水转移。
城区洪水自救方法 要尽快撤离洪水涌来的地方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企图穿越被洪水淹没的马路,如发现附近有漩涡应小心绕行。远离导电体,如落入水中的电线、高大的树木、高压电塔等,雷雨时不要上楼顶和打手机。多人转移时,可以相互用绳子牵着走。
室内灌水自救方法 低洼居民一旦遭遇洪水倒灌入室,应尽快撤离到高处躲避,或上房或上树;如无法脱身,尽可能寻找用于救生的漂浮物,保存体力,等待救援;在地铁车厢内,要听从乘务人员的指引通过疏散门撤离;地下商场被困人员疏散转移时,要避开货架和玻璃柜台;不了解水情时,一定要在相对安全地带等待救援,不要贸然下水被洪水冲走。
洪水围困自救方法 被洪水围困,要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等各种方式让外界知道险情,如被围困的地方相对安全,准备好水和食品等待救援是最佳选择;如果被围困的地方将会出现险情,就是尽早寻找门板、大块泡沫等漂浮物制作木筏,准备水、食品等用于逃生;逃生时不幸落水,要试图抓住身边的任何漂浮物,借助浮力浮在水面,寻找机会再抓住大树、建筑物,或用手划水至最近岸边。
学会求救方法
遭遇险境,及时采取各种方式呼救,让险境以外的人知晓,得到外界的帮助,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求救方式一,电话求救。现代科技,让移动通讯(网络)基本实现了无死角覆盖。因此,遇险后通过电话(网络)求救应为首选。求救电话应简单明了,要直入主题讲明险情所在位置(也可通过微信等方式发送位置)、所遇的险情、人员及伤情、所需要的帮助等。
求救方式二,声音求救。大声呼救适用于人群密集的地区。而在人烟稀少甚至困在狭小空间时,则应借助工具,弄出很大的声响,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积雪山区施放求救信号要避免剧烈震动,如打枪、高声吼叫等。
求救方式三,光信号求救。当个别地区因通讯信号弱或手机电池等原因不能实现电话求救时,可以采用发送光信号,引起外界注意。白天用镜子借助阳光,向可能的居民区或过往车辆、空中的救援飞机反射光信号。夜晚用手电筒发送。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是SOS,即三长三短,不断地循环。
求救方式四,烟火求救。燃放烟火是最常见的求救方法之一,白天燃放烟火可在火堆里投放大量能产生浓黑燃烟的物质,如塑料、橡胶、水分重的植物等。晚上则可在开阔地上燃起三堆明火,用火光传达求救信号。
优先挽救生命
无论是同处险境,还是偶遇被险境所困的人,为他人提供帮助,为拯救生命尽一份力,是人类成员的共同义务。
无论哪种险境,作为施救者,同样要对环境、被救者和自身安全进行必要的评估。可边评估,边向外界求救,处置的原则是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挽救生命。
“互救”不主张不懂生命救援的人去进行救援。必须救援时,一是要确认被施救者愿意接受救助,二是在有专业人士电话或其他方式指导下施救,特别是脊柱、颈椎等受到伤害要采用特别的正确方式搬运伤员。
如遇险者所处环境相对安全,且身体伤害不会继续发展,向外界求救就要拨打“120”急救电话。我国统一的医疗急救电话号码是“120”, 医疗急救电话24小时开通的。电话接通后,应近按以下顺序描述:伤员所在的详细地址和所在地明显的建筑或地貌特征;险情及致伤情况、伤者情况、人数(包括已做何种处置);留下联系方式;如果有可能,可去人到路口迎接救援车辆,或在路口放置明显标记。
如遇险者受困需要依靠专业人士才能解困,且身体伤害还会继续发展,向外界求救就要先打“110”报警电话求助,再打“120”急救电话,报告现场情况,听取专业人士建议,或在专业人士电话指导下采取措施,或监控现场,随时报告,等待救援。(文字整理:邹争春 王奕璇 王琼)
编辑:赵彦
关键词:突遇危险 求生方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