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揭地方整改"假动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董雪 唐弢 吴剑锋)江苏江阴为应对督察,要求污染企业集中停产一个月;江西萍乡“巧立”名目新建工程,只为让污水直排口绕过国考断面逃避考核;河北固安和永清整改方案照抄照搬,两张“雷同卷”写满敷衍……近日,对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开展的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已完成督察反馈工作,揭开了部分地方“花样频出”“另辟蹊径”的整改“假动作”。
不作为、不监管 污染久拖未决
江苏徐州大气污染问题突出,2016年的督察整改方案要求该市于2017年5月底前完成焦化行业整改,但该市却迟迟未动,直至今年5月才开始部署相关工作。以致11家焦化企业仅1家完成干熄焦改造,中泰能源等3家企业在未完成整改情况下违规生产,2017年徐州市大气PM2.5浓度同比上升10%。
根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信息,这是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不作为、不监管,导致污染问题久拖未决的典型案例之一,记者梳理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信息发现,类似情况不在少数。
其中,江西省总体整改行动不够迅速,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意见反馈后,该省很多地方抱有督察是“一阵风”的心理,对整改工作持观望态度,直到2017年5月才真正动起来。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对该省反馈的20余条问题中,8成左右提到当地政府“整改停滞”“监管流于形式”等相关字眼,如此整改使该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庐山西海不断“瘦身”,大量城镇污水处理厂持续成为“晒太阳”工程,上饶市鄱阳、余干、万年三县每天约14万吨污水直排……
在内蒙古、河南、广东、黑龙江等省(区),污染整改抓得不紧、工作不力等问题同样出现在多个省级部门和市县,涉及草原保护、固体废物整治、劣质煤监管、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多个领域。
假材料、假数据 “答卷”舞弊造假
事实上,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相当于一次“阅卷打分”,各地汇报的整改材料就是“答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各省这一张张整改“答卷”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舞弊、造假问题。
通常情况,“假整改”背后都有“假材料”的身影。督察发现,江苏省虚报数据的情况十分普遍,在减煤方面,仅徐州、南京、镇江3市2017年虚假的减煤量就高达500余万吨,占三市上报总量的47%。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甚至代填代报企业虚假耗煤数据。在化工企业整改方面,苏州市和扬州江都区应纳入“关停一批”的化工企业共530余家,实际上报却只有414家。
不仅如此,督察发现,在河南汝阳县,水利局河道管理所为应对督察、掩饰监管失职问题,凭空编造2016年至2017年的河道巡查情况记录,部分人员编造水务执法行政处罚案卷,临时编造立案审批表、询问笔录、送达回证、罚没款收据等材料,并由河道管理所工作人员替代汝阳县水利局分管领导和被处罚人签字留印。
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地方的“答卷”甚至涉嫌“抄袭”,汇报整改停留在搞“官样文章”上。督察发现,河北廊坊市固安、永清等县制订的整改方案照抄照搬、敷衍应付;唐山市高新区和芦台经济开发区整改方案除个别地名人名外,其余内容完全一致,明显相互抄袭。
对此,生态环境部华北督察局督察三处干部姜维表示,这些方案都针对共性问题,没有对区域内的自身环境问题进行针对性制定。这就说明地方部署工作不严不实。
真掩盖、真纵容 部分地方成污染“?;ど ?/strong>
封条跟着督察组走、关停企业“借尸还魂”,突击整改“临时达标”,“假整改、真销号”……记者梳理发现,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各地类似“假动作”层出不穷。
在呼和浩特的和林格尔县,两年前已被当地政府查封的一家木器加工厂被发现依然处于生产状态。事实上,所谓的“查封”,只是借“整改之名”行“掩盖之实”,直至“回头看”进驻前一周,该企业才又被贴上“封条”,停止生产。
据“回头看”反馈,关停企业死灰复燃的现象还发生在连云港市灌云县,去年因不符合产业政策而被该县列入取缔关闭计划的42家企业中,有21家在2016年就已关闭,20家则以企业虚假重组、变更营业执照等多种方式“借尸还魂”,得以保留和继续生产。
除此之外,各地纵容污染,“临时抱佛脚”以应对达标整治任务的现象也并不少见。为快速降低水质监测数据,河北部分地区委托第三方治理公司在监测断面上游临时投加药剂,掩盖河道污染问题;而在江苏南京,当地则采取投加活性炭的应急措施,以完成新材料科技园污水处理厂达标整治任务。
该科技园对企业普遍超标纳管等根本性问题不予解决,园区81家化工企业中,31家未建设废水预处理设施,生产废水直接纳管;部分企业还通过罐车将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数万毫克/升的化工废水送至园区污水处理厂,对该厂正常运行造成巨大冲击。
业内人士分析,污染屡禁不止的背后是部分地方政府对环保的不重视、不作为,甚至充当环保违法“?;ど 苯巧?。在“回头看”反馈中,多地政府均存在“假整改、真销号”的行为,在企业未完成提标改造等整改任务的情况下,谎称完成并自行销号,部分地区甚至还在原有基础上新增项目建设,造成更大程度污染。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督察 整改 环保 回头看


2019个雪人亮相冰城
合肥:红红火火庆元旦
博索纳罗宣誓就任巴西总统 强调恢复经济消除腐败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