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痛风最爱找这7类人 预防不只是远离海鲜啤酒
痛风是一种富贵病,古时候只有达官贵人才会得。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得过此?。喊拙右?、忽必烈、达尔文、牛顿……
那么,痛风的人有哪些共性?什么样的生活习惯会招来痛风?
这七类人更易痛风
男性易痛风
数据表明,痛风患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5:1。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痛风”,这是为啥呢?这是因为女性有先天性的优势,因为雌激素能促进尿酸排泄,并能帮助抑制关节炎的发作。而男性呢,体内雄激素特别钟爱尿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出,导致尿酸在体内的含量升高,加快尿酸结晶的形成和沉积,最终招来痛风。
常喝酒的人易痛风
仅仅是因为酒类嘌呤的原因吗?其实还不止这些,喝酒还会让人体内产生很多乳酸,而这些乳酸会和尿酸发生竞争排出。虽然两者都要排泄出去,但尿酸排出体外少了,久而久之,就会引发痛风。
爱吃肉、海鲜的人易痛风
肉类、海鲜中嘌呤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痛风。像青岛最小的痛风患者才13岁,显然就是吃出来的。
中老年人易痛风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痛风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绝经后的女性雌激素下降,雄激素上升,所以容易得痛风。而人老了之后,关节老化,再加上钙流失,软骨组织也减少很多,所以痛风容易欺负老年人了。
有痛风家族史的人,比正常人更易痛风
当过运动员的人易痛风
这是因为运动员身体活动比平常人多,而且强度更大,这导致他们体内ATP的燃烧分解、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比普通人更快,体内生产的嘌呤更多。再加上很多运动员之前受过伤,更容易招来痛风。
肥胖群体易痛风
肥胖的人大多热爱炸鸡、可乐等高脂肪食物,脂肪摄入过多,也容易患上痛风。
痛风饮食指南
痛风,内源性占了80%,外源性占了20%。那么,应该怎样注意饮食呢?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资料显示,痛风的急性发作往往是由于暴食了高嘌呤食物。一般人膳食摄入嘌呤为600-1000mg/天,在痛风急性期,嘌呤摄入量控制在150mg/天以内。所以,如果你痛风发作了,那么高嘌呤食物就不要吃了。曾经有痛风史,或是高尿酸人群,更应尽量少吃高嘌呤食物。
限制总能量,防治超重或肥胖。已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群,每日摄入总能量应比正常人减少10%-20%,防止发胖超重。肥胖人群也要减少摄入,以免出现过多酮体,而减少尿酸的排出。
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尿酸及尿酸盐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溶解、排出。除水果蔬菜,苏打水、苏打饼干、碱面也属于碱性食物,可以适量吃。
少喝富含果糖的饮料。虽然水果要多吃,但富含果糖的果汁尽量少吃,因为果糖可促进核酸分解,增加尿酸生成。像蜂蜜虽嘌呤低,但65-80%是葡糖糖和果糖,同样要少吃。
禁酒。得了痛风的人,不是要少喝酒,而应禁止喝酒。
补充一些膳食补充剂。它们可以促进尿酸盐的溶解,有利于缓解痛风。
多喝水。因为人体如果水分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减少,尿酸浓度自然会上升。
如何减少 痛风发作
痛风和糖尿病一样,无法完全治愈。不过注意以下方面,则可减少痛风发作。
1、 稳住体内尿酸值,遵医嘱吃降酸药。
2、 减肥时,避免体重掉得过快。因为酮体与尿酸相互竞争排出,使血尿酸水平升高,促使痛风急性发作。
3、 避免患处受到物理刺激。一些小小刺激,也可能让尿酸结晶从关节处脱落,最终引发痛风。
4、 避免过寒或过热。体温过低,血液流通慢,血液里尿酸就很容易结晶;而如果体温过高,流汗过多会使人体缺水,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自然升高。
5、 避免精神紧张。人一旦精神紧张,身体就会进入应激状态。新陈代谢加快,耗能增多,尿酸自然就上去了。
据健康时报
编辑:赵彦
关键词:痛风 易得人群 预防方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