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学术粗浅和学术不端是两回事
39岁的梁莹是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的一名教授,科研实力“超众”?!吨泄嗄瓯ā返鞑榉⑾郑粤河ㄎ谝换虻诙髡叩闹形奈南滓殉?20篇,仅2003、2004、2005年,她就分别发表论文22、11、17篇。但在过去几年里,这些学术成果陆续从网上删除了,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在内的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记者调查核实发现,在已撤稿件中,至少有15篇存在抄袭或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问题。
“撤稿”可以说是近期学术界的一个热词。前有哈佛大学公开宣布前医学院教授涉及论文造假,后有清华大学撤掉11篇材料科学领域论文,并撤销论文作者的博士学位。针对这两起撤稿事件的处理,公众纷纷点赞,只因看到了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态度。而在梁莹“撤稿事件”中,公众的反应截然不同,因为此事由当事人主动为之,给人掩耳盗铃之感。虽然还未有权威调查结论,但早在去年7月,已有6位南大教授反映过梁莹的学术问题,学生也多次抗议,校方却没有反馈结果。此次媒体曝光后,南京大学迅疾回应,称将责成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和程序调查核实,如问题属实,将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好饭不怕晚,希望南大以事实为依据,充分调查,公开回应,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从已知的信息看,梁莹本人承认论文写作“有瑕疵”。在给期刊杂志的撤稿函中,“早期学术粗浅”是其主要理由。她后来解释说,这是因为刚进入学术之门时,难免不懂规范。梁莹继而发问:“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许多年前,论文数据库查重不完善,的确有些人打“擦边球”,在写作和投稿上不尽规范。但梁莹不能以己度人。更重要的是,学术粗浅和学术不端是两回事,不能混淆。对每个研究者而言,早期学术成果是个人志趣的忠实记录,粗浅并不可怕,只要是原创的,合乎规范的,言之成理的,就有价值;相反,学术不端是剽窃、抄袭他人成果,或伪造、修改研究数据,性质是非常恶劣的,必须认真严肃对待。
学术成果是一位学者成长路上的重要垫脚石。悄悄删去早期论文,在梁莹看来,或许是爱惜“学术羽毛”的表现。但讽刺的是,她似乎并不爱惜自己在教学上的声誉。公开报道显示,该校社会学院社工系2014级全体学生曾联名举报梁莹的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在社工系要求的一次学术任务中,2015级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她当导师。做老师做到这个份上,她难道不该引以为耻?在一次课堂中,她还公开回应:“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苯鼋鲆蛭乔嗄瓴趴 ⒊晒怀?,就可以这样嚣张吗?这其实指向了当前教师评价机制。
学术诚信是学术创新的基石,屡禁不止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造成科研经费的巨大浪费,还败坏了学术空气,混淆了是非曲直,侵蚀了科技大厦的根基,严重阻碍了科技队伍的健康成长。对这样的行为,无论是谁,无论他有什么影响,该调查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该处理的时候就要坚决处理,绝不能任其“绑架”高校声誉。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学术 梁莹 粗浅 论文 两回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