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港珠澳大桥72个桥墩东莞制造
巍峨港珠澳,屹立伶仃洋。刚刚开通的港珠澳大桥长达55公里,有72个桥墩是在东莞制造,单个桥墩最重可达3510吨,为大桥打下了坚实基础。东莞海事局共出动船艇663艘次,执法人员1764人次,护航时间1105小时来护送桥墩。
图为新华网无人机队航拍港珠澳大桥。新华网 黄璐璐 摄
除了桥墩,港珠澳大桥上还有不少“东莞制造”,唯美陶瓷、易事特、坚朗五金等企业以及东莞理工学院均有参与其中。
开创桥梁基础结构施工的新方法
2012年底到2015年6月期间,在东莞市洪梅镇金鳌沙村,港珠澳大桥桥墩预制场的工作人员忙碌不停。这个隶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的预制场,承建的桥墩主要用于青州航道桥段,属于CB03标段。
东莞预制场承建的桥墩有9大类、40种型号,总共要浇注混凝土229次,单次最大浇筑量达974立方米,单个桥墩最重达3510吨。这里为港珠澳大桥建造了72座桥墩,共计113件。
时任中交一航局五公司东莞预制场的技术员张万达说,桥墩建造中用了三大新技术——大直径厚涂层环氧钢筋加工技术、桥墩干接缝竖向匹配预制技术、桥梁墩柱立式出运技术,对缩短桥梁建设周期、实现快速成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桥梁基础结构施工的新方法。
据介绍,港珠澳大桥按120年使用年限设计,桥墩耐久性要求很高,这对桥墩制作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
为提高钢筋的耐腐蚀性,项目部采用大直径厚涂层环氧钢筋加工技术,在钢筋外表面增加环氧涂层做保护。但是环氧涂层很脆弱,施工中稍有磕碰、刮蹭,都会使涂层产生致命损伤,影响桥墩使用寿命,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极其注意浇注精度。
与此同时,大桥桥墩作为一个大型装配式墩台,安装精度却在毫米级,对构件对接部位的制作精度要求很高。
“因为桥墩很大很高,制作运输难度很大,设计师采取像搭积木一样分节装配,然后通过有预应力钢筋加强水平方向的受力能力,防止松动?!闭磐虼锼?东莞预制场制造的桥墩使用的预应力粗钢筋,是世界上首次大批量采用最粗的钢筋,直径达75mm。
东莞海事局为桥墩护航1105小时
2013年6月18日,东莞海事部门出动4艘执法船艇,13名执法人员为拖带船队进行护航警戒,在拖带船队上下游500米、左右70米形成移动安全区,防止任何船舶进入。
当天早上7时,拖带船队提前40分钟安全进入广州港主航道,港珠澳大桥CB03标段预制墩台东莞辖区航段首航取得圆满成功。
首座运送的桥墩高达26米,重达2650吨,从东莞托运到施工目的地。由长120米、宽43米的拖带船拖运到施工水域。
担任从码头至坭洲水道航段护航警戒任务的东莞海事部门介绍,拖带船通过航段通航环境复杂。
据了解,预制场距离大桥海上施工现场约54海里,自预制场码头至珠江主航道,全程约5海里。不仅要航行经过繁忙的坭洲渡运,交通要道广深沿江高速大桥和穗莞深城际轨道大桥,10KW的过江电缆,还会遇到来来往往的大型海船、砂石船、渔船等。
为全力确保首次拖带作业成功,海事部门提前制定护航方案。
“我们派出3艘海巡船艇、9名执法人员,提前到达护航起点附近水域,清理港池、航道,对通航水域实施交通管制。”东莞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说,拖带船吃水4米多,而航道最浅处才5米左右,需要特别注意。
据介绍,预制墩台拖带项目自2013年6月18日开始,于2015年9月21日结束,东莞海事局共出动船艇663艘次,执法人员1764人次,护航时间1105小时,护航里程1060.8海里,圆满完成了221次水上监护任务,保障了CB03标段大型构件的水上安全拖带。
此外,东莞海事局还专门制定了《港珠澳大桥建设CB03拖带项目平安水域“我担当我尽责”活动方案》,以“零事故、零污染、零伤亡”为目标导向,采取精准监管措施,确保了东莞辖区内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船舶没有发生一宗险情事故,为港珠澳大桥的安全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东莞制造为港珠澳大桥作贡献
随着大桥的正式通车,东西两座人工岛的神秘面纱也已经揭开。在建筑外观方面,东西人工岛皆引入德国PERI公司最新的清水混凝土工艺,建成国内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而在室内装饰方面,全部选用马可波罗瓷砖,主要产品为经典E石代系列及e-stone+泰特石。
港珠澳大桥三地穿梭电动巴士和电动汽车充电桩是由东莞上市公司易事特集团与合作伙伴提供。据了解,桩体设计独具匠心、造型别致,工艺要求极其严格。而这些充电桩是易事特抢在台风“山竹”登陆前通宵达旦赶工和安装的,以最佳品质为港珠澳三地往来新能源车提供优质的充电服务。
易事特自主研发的UPS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为口岸的旅检区、办公区机房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保障。
另一家东莞上市公司坚朗五金全资子公司坚宜佳为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旅检大楼屋面支撑结构提供了M140大规格连接接头及锥形件、幕墙结构提供了支撑用铸钢产品及加工件、屋面结构整体运输的固定胎架提供了高强度钢拉杆。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旅检大楼幕墙结构提供了便于安装的幕墙连接拉杆。
如何确保港珠澳大桥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并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东莞高校也为港珠澳大桥贡献了智慧。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长江学者马宏伟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提出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桥梁安全监测全新方法,实现对桥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团队利用上述成果与广东省地震局和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强强联合,成功研制出了“大型桥梁地震安全性在线监测系统”。经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批复,该系统于2017年底实施安装于港珠澳大桥,进行今后大桥的长期安全监测,时刻监测大桥的健康状况,确保国之重器的安全运营。(记者/龚名扬 通讯员/姜东波)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大桥 珠澳 东莞 桥墩



走进塔吉克斯坦纳乌鲁兹宫
也门霍乱病例激增
2019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开幕
世界园林巡礼——日本大宫盆栽美术馆
巴黎圣母院:浩劫之后
鄱阳湖畔的瓜田“跑道”
唐山港一季度吞吐量超1.6亿吨
第十一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在约旦拉开战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