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2040年前建成“月球城市”?航天专家:异想天开
2040年前建成“月球城市” 航天专家:异想天开
作为地球最近的邻居,月球一直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不过,与过去由国家级航天机构提出探月计划相比,近年来许多私营公司也纷纷涌入探月大潮,而且其计划更为大胆超前。

据报道,一家名为ispace的日本公司最近宣称,他们打算在2040年前在月球上建造一座城市,并使其客流量达到每年万人左右。
对于这项计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作出了评价:“异想天开?!彼?,“别说2040年,2100年也不可能实现?!?/p>
过不了技术关,梦想只是空想
载人登月不可能一蹴而就,ispace也确实制定了两项前期任务。
例如,其计划在2020年代中期发射一颗探月卫星,以进入月球轨道为任务目标。他们期待这颗卫星能拍摄一些月面照片,并验证未来任务的导航系统。
该公司还设计了一台月面巡视器,由两台漫游车组成。这两台“车”一大一小,通过线缆连接,以满足供电和通信需求。他们希望巡视器能在月面软着陆并生存一天以上,如果能完成更多探索,将被视为额外的收获。上述两项任务都需依靠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九号火箭实施发射。
然而无论是绕月探测还是落月巡视,全世界已有不少国家和组织实施过。就ispace目前公布的内容来看,其计划在复杂性、持续时间等方面,与此前已经实施过的一些探月任务相比实在是“小儿科”。对于载人登月,如果仅凭这样的任务去打前站,无疑远远不够。
ispace首席执行官袴田健还透露,该公司正在研发从月球极地开采冰层并转变成火箭燃料的技术?!霸?030年前后,我们期待能够研发推进器燃料并且将它提供给太空中的火箭?!彼蛎教灞硎荆M绞焙蛞延惺偃嗽谠虑蚧蛟虑蚬斓乐泄ぷ?,建造一个工业基地。
杨宇光表示,比照美国最新提出的航天规划就能看出,袴田健的愿望只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9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国家太空探索活动报告》,其中在月球计划中提出,从2019年“开始登月架构及任务分析,以支持美国航天员不晚于2029年登陆月球”。在相关计划中,NASA将在月球轨道建立“深空门户”空间站作为母舰,由宇航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打造一款巨型月球着陆器,在母舰与月球之间往返,每次搭载4名航天员在月面逗留2周。
杨宇光认为,美国此项计划面临的技术挑战极大,但其凭借雄厚的技术基础开展技术攻关,还有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目标。不过,如果说“洛马”公司把4个人送上月球都大费周折,一家没有多少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的私营公司凭什么能送去几百人?
月球建城,考虑过成本么?
除了技术门槛,开展载人登月活动还必须考虑另一个重要条件——钱。
毕竟,唯一实现载人登月的阿波罗计划,是美苏争霸背景下的产物?!暗笔庇幸恢炙捣ǎ好糠⑸湟凰矣糜诘窃碌耐列俏搴胖匦突鸺?,相当于烧掉一艘航空母舰?!毖钣罟馑?。为了政治目的不惜代价将人送上月球的时代早已终结,如今的探月活动,注重的是将科学探索和经济利益相结合,以探测月球资源为主,为未来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打基础。
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至今,全世界再也没有开展载人登月活动。不是不想,实在是难过金钱关。1989年,美国总统老布什表示要重返月球、建立永久性月球基地,并以此为出发点向火星进发;2004年,小布什宣布“太空探索新构想”,再次提出重返月球并以此为跳板,为载人登陆火星以及其他深空探测活动做准备。但这些计划均未能完成?!白钪匾脑蚧故呛淖侍??!焙教熳遗又聘嫠呖萍既毡钦摺?/p>
对于钱的问题,袴田健显得很乐观。他声称ispace已经筹集到9500万美元,足以完成探月卫星和月面巡视器项目。除了市场资金,日本政府于3月宣布,将在5年内向太空初创企业提供9.4亿美元的资金扶持。这想必也给袴田健带来了底气。
但杨宇光认为这并不足以实现袴田健的梦想?!氨鹚翟谠虑蛄郊ɑ乜?,地球南极每年又有多少人能去科考?”他说,“相比之下,月球开发的运输、维护成本高出何止万倍?!?/p>
杨宇光说,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前往太空的运输方式并没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仍然是借助运载火箭。目前以氢氧为燃料的火箭,性能已达到极致。即使像SpaceX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火箭,乃至其提出的“大猎鹰”构想,实际成本也不像其设想的那样美好,达不到大规模频繁进出空间所需的低成本需求。
“如果说人类研发出强度比目前纳米管高千万倍的材料,以此造出‘太空电梯’,进入太空的成本有望缩减至目前的万分之一。这时候才有可能在月球建设‘城市’?!毖钣罟馑怠H欢庖磺谢挂RN奁?。
万人登月?筹集资金的噱头而已
退一万步说,即便ispace能攻克技术、解决成本,他们还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数百人在月球工作,每年万人流量,你是要干嘛?
这不是开发月球的“正确打开方式”。
从月球在航天计划中的定位来看,它绝非人类的“太空家园”,而更适合作为人类前往火星以及更遥远深空的中转站。庞之浩说,人类下一步登月活动势必以驻月为目标,包括建造能源基地、科研基地等,让航天员在月球上长期工作和生活。如果能提取、利用月球资源飞向火星,这样才有意义。
此前的探测显示,月球上存在水冰,科学界普遍认为其分布在月球两极的永久阴影区。杨宇光说,如果能采集这些水资源,原位利用将其制备成火箭发动机所需的氢氧燃料,可以支持未来火星飞船从月球表面起飞,相比从地球出发,载人探测火星的成本将大大降低。为此,许多航天专家强烈建议建设永久性月球基地,派航天员长期驻守。
但这样的基地,实在是不用住几百人。一是花费太大,二是无此需求。杨宇光说,月球水资源具体如何分布、哪些适合开采、如何开采,目前还没有定论。因此早期的月球基地开展一些科考活动,像国际空间站那样住4到6人已经足够。如果发现大量可用水资源,需要扩大基地规模进行开采和燃料制备,那也不需要几百人。
“2050年代人类能开始开采月球资源,那就很不错了?!毖钣罟馑担琲space没搞明白开采月球的概念,就想当然地提出这样的“天方夜谭”,不过是用于筹集资金的噱头而已。
本报记者 付毅飞
编辑:秦云
关键词:2040年前 月球城市 载人航天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直击美国联邦政府圣诞节前“停摆”
“圣诞老人”滑水迎圣诞
科学家观察到迄今太阳系最遥远天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封关验收
俄土伊将推动叙宪法委员会明年初举行首次会议
祖拉比什维利宣誓就任格鲁吉亚总统
中国科考队在南极冰盖发现蓝冰机场选址区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