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大学设门禁”折射社会之病
最近,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建设了行人门禁系统,学生进入校园需要通过校园卡验证身份。校外“正常”办事的人士在说明来意后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及手机号亦可进入。
此事在网上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反响。南京市官方发布账号“南京发布”在微博上发起投票,征求对此举措的意见。截至10月10日,参加投票的356名网友中有47%的网友支持这一举措,有53%的网友反对。反对方认为,大学校园就应当是没有围墙的,向社会开放符合其公共机构的作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内有诸多文物?;さノ?,是全社会的财富,不应把民众拒之门外。赞同方则认为,南大鼓楼小区位于城市中心,不少社会人士出现在教学楼里,学生丢东西的事情屡有发生,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应该得到保障。周边市民把广场舞跳到了校园里,让学生不胜其扰,大学校园设立门禁实属应当。
据媒体报道,除了南大以外,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郑州大学等院校的部分校区也都安装了校园门禁,一部分已经正常投入使用中。
如果排除“屁股决定脑袋”的因素,已毕业的笔者还是赞同“大学设门禁”之举。
一些教育工作者称“大学设门禁”实属无奈之举。这“无奈”折射的是社会之病。
首先是校园案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校园一直是自行车和电动车盗窃案的重灾区。相关的数据也许查不到,你不妨脑补:读大学时本班的同学被偷了几辆自行车和电动车,然后追回了几辆?现在的大学校园几乎都安装了摄像头,从相关摄像资料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盗窃案均为校外不法分子所为。但你几时听到有立案破案的?
还有一种病叫“文明元素欠缺症”。今年3月24日,游客侯某因在武汉大学制造“?;ㄓ辍倍锩?,事后的调查显示,侯某竟然还是武汉某公园的工作人员。此外,在大学校园草坪上不牵绳遛牧羊犬的、在校园广场上把陀螺打得响彻云霄的,在校园内骑着摩托车横冲直撞的,差不多都没把自己当外人。一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曾告诉笔者这么个事:一天她看见一群大妈在该校湖边采摘荷花,有的花骨朵也未能幸免。她忍不住出声制止,结果几乎是可想而知的—大妈们七嘴八舌,一顿抢白:“你算老几?”“这大学是你家的?”“这花是你裁的?”当时她就想:如果有个刷门禁之类的规定,这些采花者可能不会如此无所顾忌。
此外还有一种问题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校外人士和高校师生争抢各类资源。笔者在南大小百合BBS上就看到这样的帖子:“每次去上课外校来旁听蹭课的考研同学太多了,正选的同学都没位置,上课体验极差,甚至希望设教学楼与校门大门两道门禁……”有杠经会说:“我来听听课也不行?”但您如果换位思考就明白,这里面是不是还有一个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以笔者的观察,相对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这些名校而言,一些不知名的院校也许不会有人去蹭课,但其他资源(如体育设施)有限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有的小院校本来就只有一个操场,而每逢傍晚,来跑步遛弯的常常是校外人比校内人更多,本校师生还难以置喙。
高校校园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资源应优先满足高校教育和高校师生,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如果有关部门能高度重视高校校园安全,如果某些游客在高校校园少一些不文明恶习,如果社会公众能树立“教育优先”的意识,我相信没有哪一个高校管理者愿意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来设什么门禁。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校园 高校 大学设门禁 折射 门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