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张丽波: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作者:张丽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闭舛沃匾凼鑫菇ǖ轮翘迕览腿媾嘌慕逃逑?、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指明了方向。
《礼记·大学》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醒世教育格言,跨越几千年的时空,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北京大学师生时指明了立德树人为教育之本。立德树人可谓是中华民族永恒的教育价值追求,绵延不断,源远流长!立德树人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部分,立德是基础,树人是目的,立德和树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当今世界,我们究竟要“立何德”“树何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甚至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明确的教育基本问题?!凹础?有必要回顾历史重温立德树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澄清新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教育究竟要“立何德”“树何人”这样的根本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成人,教育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精神的交流。因此,开展教育工作首先而且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要深刻认识人,马克思说:“人不是个体人的抽象物,就其本质而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不但具有自然属性,更为本质的是社会属性。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教育都是在具体的民族和国家中进行的,不同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重德的传统,公元前11世纪,在渭水流域发展起来的周人推翻了殷纣王统治,总结殷王朝覆灭的教训,提出了自己伦理思想,认为“天命”可以转移,转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统治者是否有德,德的范畴出现了。周人德的观念包含了敬天、孝祖、保民等诸项内容。春秋末期,社会大变动促进了思想的繁荣,重德的思想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被儒家学派进一步发扬光大,逐步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持续的意义探究过程中得到了不断升华。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德是内圣外王的化身;汉朝的王符在《潜夫论》中说:“德也者,苞天地之美”,德是天地有大美的注脚;清康熙帝的用人标准是“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德为国之重器的标准。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的川流中,德的内涵不断丰富,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鲜明地体现出时代性和个性化的特点。然而,德作为一种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重要内容与手段,应该追寻一般意义的表达,换句话说,对于德的理解,应该有一个“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为此他强调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德的最大公约数,是时代之大德。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立德树人的现实追求。近代以来,中华儿女在时代之变局中,历经数载艰难求索,最后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我们的国家制度,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教育同样据此性质。社会主义教育究是什么,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并没有相对完整的概念,只是在教育制度上效仿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开始了关于教育本质的思想大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教育的属性,就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以及派生出来的其他属性展开,最后大家统一到“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概念上来。这一概念是中国教育界关于教育本质讨论的“星星之火”,燃起了教育学人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了研究教育本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这一概念比较模糊,很多问题没有明确,最重要的是没有说清楚“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在探索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路上,我国教育界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探索实践,集中体现在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化过程中,在教育目的的演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条主线,这条主线虽曲折但始终没有变化,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总的要求,它旗帜鲜明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也就是“树何人”的重大问题,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北京大学师生时,再次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张丽波)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教育 立德 树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