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秋意渐浓,要防“气象病”
气温骤降、秋雨连连、凉风飒飒……国庆黄金周刚结束,新一轮冷空气便长驱直入,无缝衔接“上线”。10月8日起,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从偏高转为偏低,部分地区气温降到了历年同期偏低水平。未来几天,冷空气还将有哪些新动作?秋季该如何预防“气象病”?请看本期主持人为您一一解答。
问:未来几天,天气形势还将如何发展?
主持人:在冷空气的接连打压下,未来几天,北方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偏低,东北北部、内蒙古北部等地最高气温将不足10℃。预计9日至12日,太原、银川、西宁等地的最低气温将陆续跌破冰点。
与此同时,随着冷空气向南扩散以及雨水天气增多,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气温也将在10日前后陆续转凉。江南多地最高气温将跌至20℃出头,凉意初现。不仅最高气温下跌,最低气温也将出现明显下滑,最低气温10℃线将逐步退居黄淮北部一带。9日至12日,合肥、武汉、南京最低气温降至10℃出头,广州最低气温也将跌至20℃左右。
在北方,与降温并驾齐驱的就是大风天气。受补充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9日至10日有4至6级偏北风;而在南方,持续阴雨甚至雨雪同北方大风遥相呼应,尤其是西南地区依然是雨雪天气的集中地,青海东部和南部、西藏北部和东部、川西高原高海拔地区已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
问:秋季天气变化大,需要注意什么?
主持人:因为天气气候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疾病被称为“气象病”。其中,与夏季相比,秋季的气温与湿度有所降低,气压则有所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细胞的摄氧量,有可能引发失眠、头疼等气象过敏症状。同时,天气发生明显变化,还可能会引发牙病或关节疼痛。
此外,冷干的气候还常使孩子口唇、口角周围皮肤黏膜干裂,病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引起口角炎。
尽管金秋时节的气候整体上是使人感到舒适惬意的,但季节更换之际天气变化较大,容易发生与气象相关的疾病,所以应注意在饮食上多吃润燥食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改善家居环境,多开窗通风;避开过敏源,如戴口罩、远离宠物等。
编辑:赵彦
关键词:秋意浓 气象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