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倪瓒“苔痕”现身 无锡博物院迎十周年
原标题:杨凝式“韭花帖”、倪瓒“苔痕”皆现身,无锡博物院迎十周年
2018年,恰逢无锡博物院开院十周年。从前天开始,江苏无锡博物院拿出了元代倪瓒的《苔痕树影图》、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元代赵孟頫的《临兰亭序》、明太祖朱元璋的御笔《手谕卷》、明代董其昌的行书《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卷》与《岩居图卷》等重量级书画展品。另外,祝枝山的草书《唐宋词卷》为首次全卷展出。
除了书画,春秋吴王僚剑、唐青玉人鹿图佩饰、元“邓万四郎”款连生贵子纹高足金杯、元春水玉带扣、明“石叟”款铜观音像、清“杨芝山”款西园雅集核雕、清光绪周阿生塑陈杏芳彩蟠桃会泥塑等其他文物门类亦丰富了展厅的内容与形式。
9月28日,由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无锡博物院承办的“梁溪折桂——无锡博物院开放十周年特展”在无锡博物馆中区三层展区开幕。

展览现场
记者从现场获悉,此次展览细分为兵戈相见、应物象形、金奢银华、人间瓷话、紫玉金砂、泥塑大千、玉成其美、文心匠韵、砚田墨海、落纸云烟、石渠之宝、吴地风雅、梁溪画史十三个单元,汇集青铜器、玉器、瓷器、佛教造像、泥塑、紫砂、金银器、竹木牙雕、文房及书画等十个艺术门类的精品。展览仅持续至2019年1月8日。

展览开幕现场
无锡博物院副院长蔡卫东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无锡博物院是由原无锡革命陈列馆、无锡博物馆和无锡科普馆“三馆合一”组建而成,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此次展览是为庆祝无锡博物院开放十周年而举办的一个特展,精选了无锡博物院院藏十个文物门类的78件(套)作品,展览虽然不是拿出我院所有文物家底,但所展文物皆代表了无锡博物院的最高水准。

清光绪 “周阿生塑 陈杏芳彩蟠桃会泥塑 ” 无锡博物院藏
“特别是书画部分,我们把它们精细地划分为‘落纸云烟’、‘石渠之宝’、‘吴地风雅’、‘梁溪画史’四个部分,我院的镇馆之宝元代倪瓒的《苔痕树影图》、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元代赵孟頫的《临兰亭序》、董其昌的书画精品等都在展出之列?!Α糠衷蛑氐阏故玖宋尬┪镌核厍骞刹?,有明太祖朱元璋至徐达的御笔《手谕卷》、明董其昌的行书《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卷》与《岩居图卷》等;‘吴地风雅’展示了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唐寅等的绘画作品?!辈涛蓝?。

明 朱元璋《手谕卷》 无锡博物馆藏
镇馆之宝:倪瓒的《苔痕树影图》与杨凝式《韭花帖》
《苔痕树影图》是“元四家”之一倪瓒的作品,为其去世前二年所画。画之左上有倪瓒自题六言诗一首:“石润苔痕雨过,竹阴树影云深。闻道安素斋中,能容狂客孤吟?!蹦┦丁笆辉挛迦沼嘤瞿列谖饷趴哇?,求赠安素斋高士并赋、壬子倪瓒”。按壬子为明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倪瓒时年七十二岁。1374年冬,74岁的倪瓒在江阴染病,在好友名医夏颧家去世,先葬江阴,后移葬于无锡芙蓉山麓的祖坟。虽然不能确定这是倪瓒绝笔,但此图应为倪瓒极晚年之作。

元 倪瓒 《苔痕树影图》 无锡博物馆藏
这是一幅散于民间的作品。此图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时正值“文革”,扬州文物商店以几元钱购得置于仓库之内,由于“文革”的原因也没有对这些被称之为“四旧”的古字画进行研究。1987年,当被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确认为真迹后,消息传到了无锡博物馆,馆方考虑到倪瓒是无锡人,而作为倪瓒故乡的无锡博物馆却没有倪瓒的片纸只字,于是决定去洽商这件珍品。经多方协商,无锡最终以10万元之价从扬州文物商店购回,把此图请回故地,定居在了无锡博物馆。

明 沈周 《虎丘恋别图》 无锡博物馆藏
众所周知,倪瓒的作品主要有两大格式,一是一河两岸三段式,一是枯木竹石图,《苔痕树影图》属于后者,画面简淡超逸。画中仅有高大的枯树两株、大石一块及青竹数丛??菔鞲叽蠹嵬?,树干用淡墨湿笔所写,树枝以鹿角出枝,又饰以重墨枯点;大石用侧锋,以干而带毛的渴笔作折带皴,这是倪云林独创的皴法,表现出山石坚硬的质感;倪氏画竹极负盛名,画上竹枝极细,似断还连,竹叶不多,清气逼人。整个画面透泄了画家天真幽淡、狷介横逸的性情。

明 文徵明 《蕉石鸣琴图》 无锡博物馆藏
另外,画之右上另有二题,其一为氿应七绝诗一首:“曾记林间扣绿阴,故人留我共高吟,到来几欲寻陈迹,口叶苍苔口雨深?!绷砦迫犹馕寰皇祝骸巴ν阢ち?,英英君子节,抱此负坚心,岁寒傲霜雪?!贝右陨狭教饫纯矗曰丛廾滥哞兜娜烁裢?,也表达了对倪瓒生平的回忆,因此这二段题诗应该是倪瓒去世后所为。
如果倪瓒的《苔痕树影图》有着跌宕起伏的经历,那么无锡博物院藏唐末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亦充满了扑朔迷离的故事。

五代 杨凝式《韭花帖》 清内府藏本 无锡博物院藏

五代 杨凝式《韭花帖》 罗振玉藏本
被誉为“天下第五行书”的杨凝式《韭花帖》,现有三个版本:一为清内府藏本,今藏无锡博物院,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为裴伯谦藏本,见于《支那墨迹大成》,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本为罗振玉藏本,今不知所在。此帖历来作为帝王御览之宝深藏宫中,曾经入宋徽宗宣和内府,和南宋绍兴内府。元代此本为张宴所藏,有张宴跋,明时归项元汴、吴桢所递藏。

展览现场
这几个版本《韭花帖》的真伪之争一直存在。具体来讲,徐邦达、启功先生认为清内府藏本为摹本,且此本确定为清内府旧藏。但也有意见认为是真迹,只是这些意见尚未成为主流意见。同时,徐邦达、启功先生认为罗振玉藏本为真迹。
无锡博物院所藏清内府本《韭花帖》高26厘米,宽28厘米, 共7行,65字。内容是杨凝式在昼寝乍起,腹中甚饥之时,得以珍馐充腹之后,为答谢友人馈赠美味韭花而信笔写下的几行字。通篇文字洋溢着作者轻松愉悦而又高昂的热情,萧散闲适的心境溢于言表。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叙》的笔意。尽管《韭花帖》无论在用笔还是在章法上都与《兰亭序》迥然有别,但其神韵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黄庭坚赋诗盛赞其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董其昌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p>

明 董其昌 《临杨凝式<韭花帖>》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明 董其昌 《临杨凝式<韭花帖>》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杨少师”。一度在洛阳过着一种佯狂的生活,时人称其为“杨风(疯)子”。他的书法在唐时受欧阳询、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等人影响较大,后上溯魏晋,于二王处得其风神,形成自己多变的风格,自由抒写性灵,开创有宋一代尚意书风。

明 董其昌 《临杨凝式<韭花帖>》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宋人对杨凝式的书法可谓是顶礼膜拜。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称“杨公凝式笔迹雄强往往与颜行相上下”?;仆ゼ嶙魇瞥缢?,还说:“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绷籼薜拿总酪苍奁洹疤煺孀菀荨?、“如横风斜雨”等等。
然而杨凝式的影响绝非仅仅限于宋代,六百年后的明朝,一代书法领袖董其昌对他更是异常重视,董其昌的书风也明显受到杨凝式作品(尤其是《韭花帖》)的感染,董在《画禅室随笔》中数番提到杨凝式。展览中,在杨凝式《韭花帖》的旁边就有一卷董其昌所临习的绫本《韭花帖》,临习之后又写了一段临习心得。

明 董其昌 《临杨凝式<韭花帖>》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明 董其昌 《临杨凝式<韭花帖>》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吴地风雅:董其昌《行书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卷》与《岩居图卷》
无锡博物院的清宫旧藏书画,大部分原为无锡籍人士薛满生所藏。他为何会拥有这些书画呢?是因为薛满生早岁留学日本,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任伪满国务秘书一职;1945年,在日本战败、溥仪外逃期间,这批文物不断被随侍人员和守卫盗卖哄抢,流落民间。当时身在长春的薛满生就顺势购买了一批清宫旧藏书画;解放后,薛满生就带着这些“东北货”回到了无锡老家。

明 董其昌 《行书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 无锡博物馆藏
来自薛氏的这批书画藏品,以明清时期居多,它们涉及到杨凝式、朱元璋、王问、沈周、祝允明、董其昌、蓝瑛、丁云鹏、徐贲、吴应卯、王翚、髡残、朱耷、石涛、边寿民、高凤翰、李方膺、闵贞、黄慎、李鱓、郑板桥、罗聘、金农、汪士慎、姜宸英、袁江、钱泳、邹一桂、华喦、邹显吉、王武、陈鸿寿、伊秉绶、翁同龢、吴昌硕等人的作品。
“单看其名单,如若不去甄别其真伪,我们不难发现薛氏熟谙书画艺术。其一,他的藏品多是一流大家的作品;其二,藏品的品相大多良好,说明薛氏不仅富有文化素养,而且‘眼力’亦十分过人?!辈涛蓝档馈?/p>

明 董其昌 《行书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明 董其昌 《行书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这件董其昌的《行书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正是薛氏所藏,纵37厘米,横488.5厘米,行书,前后共计79行,题为“题武夷山图赠林纳之次史少傅原韵”,诗后面又临米芾帖,并云“圣棐左相国得高丽镜光纸,请书新诗,适有持宋拓米元章帖,见视者为临数行,前后皆余诗也。壬申八月廿九日奉诏祀历代帝王庙归邸识。其昌”。从落款中可知,该法书是董其昌在公元1632年农历八月二十九日应“圣棐左相国”之邀所作。
据蔡卫东介绍,“董其昌逝于1636年,该卷书法作于1632年,时年董氏78岁,属于他晚年最后的作品。另外,这件作品董其昌用的是高丽国王进贡给天启皇帝的贡笺,纸的开头有高丽国王印玺。书卷中,董其昌先是书写的题武夷山图的诗句,而后又临习米芾的书帖。足见其对此纸的喜爱,唯恐有一丝的浪费?!?/p>

明 董其昌 《岩居图卷》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明 董其昌 《岩居图卷》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明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六《高丽贡纸》中写道:“董玄宰酷爱之,盖用黄子久泼墨居多,不甚渲染故也。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有意思的是,此《行书题武夷山图诗并临米帖合装》与董其昌《岩居图卷》皆为清宫旧藏,是为一套,被收纳在一个量身定制的皮箱子中。书画鉴定家徐邦达早年曾在薛处家里见过此两卷,后来他来无锡博物院,当工作人员提到此两卷时,他马上问道,“放置画卷的皮箱子还在吗?”周围人无不惊诧。
吴王重器与民间手工艺
除了书画,展览中春秋吴王僚剑、唐青玉人鹿图佩饰、元“邓万四郎”款连生贵子纹高足金杯、元春水玉带扣、明“石叟”款铜观音像、清“杨芝山”款西园雅集核雕、清光绪周阿生塑陈杏芳彩蟠桃会泥塑等亦是精彩纷呈。

春秋吴王僚剑 无锡博物馆藏

明 “石叟”款铜观音像 无锡博物馆藏
“此次展览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广大民众参与博物馆‘宝藏’中来,让公众亲历一次探索博物馆宝藏的文化之旅,因而在展览开幕前夕,民众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无锡博物院的‘十大人气宝藏’。”蔡卫东说。

元 “邓万四郎”款 连生贵子纹高足金杯 无锡博物馆藏

清 “杨芝山”款 西园雅集图核雕 无锡博物馆藏
而位列“十大人气宝藏”之首的明星展品则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僚剑。因其剑身有两行12字铭文,且为一把吴王僚即位后仅存于世的自铭剑,故而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吴国青铜器以及吴越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 春水玉带扣 无锡博物馆藏
在玉器展品当中,唐青玉人鹿图佩饰显得十分别致,此玉是于明代顾林墓中出土。玉身雕刻了主人左手捧桃,右手抚鹿的场景。它不是圆雕,却把玉器两面主人、鹿、童子等造型的浮雕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他们前后正好吻合。

清光绪 “周阿生塑 陈杏芳彩蟠桃会泥塑 ” 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清 周阿生 “大阿?!?泥塑无锡博物院藏
说到雕塑,不得不提无锡惠山泥塑。展览中可以看到清代无锡民间艺人周阿生的粗货代表作品“大阿?!?,也可以看到其细货的代表之作“蟠桃会泥塑”?!绑刺一崮嗨堋笔俏尬亓钗褥笪迨俚鞯谋赣霉逼?。由于担心泥塑运送过程中因颠簸而损坏,当时周阿生便做了两件。后来一件被送入了皇宫,一件则留在了无锡,宫中那件现在已不知踪迹,而这件则完好地保存在了无锡博物院。所谓粗货就是用磨具制作而成,而细货则是手工捏塑;这件“蟠桃会泥塑”是由周阿生塑像、陈杏芳上彩而成。二十四位人物分四层站立,王母娘娘坐在最高层,南极仙翁、麻姑分立两侧,形神各异、惟妙惟肖。人物衣服装扮皆用矿物色上彩,时至今日色彩依旧如新。
编辑:杨岚
关键词:无锡 博物院 倪瓒 博物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召明 王霞
王霞 辜胜阻
辜胜阻 聂震宁
聂震宁 钱学明
钱学明 孟青录
孟青录 郭晋云
郭晋云 许进
许进 李健
李健 覺醒法師
覺醒法師 吕凤鼎
吕凤鼎 贺铿
贺铿 金曼
金曼 黄维义
黄维义 关牧村
关牧村 陈华
陈华 陈景秋
陈景秋 秦百兰
秦百兰 张自立
张自立 郭松海
郭松海 李兰
李兰 房兴耀
房兴耀 池慧
池慧 柳斌杰
柳斌杰 曹义孙
曹义孙 毛新宇
毛新宇 詹国枢
詹国枢 朱永新
朱永新 张晓梅
张晓梅 焦加良
焦加良 张连起
张连起 龙墨
龙墨 王名
王名 何水法
何水法 李延生
李延生 巩汉林
巩汉林 李胜素
李胜素 施杰
施杰 王亚非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姚爱兴 贾宝兰
贾宝兰 谢卫
谢卫 汤素兰
汤素兰 黄信阳
黄信阳 张其成
张其成 潘鲁生
潘鲁生 冯丹藜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袁熙坤 毛新宇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宗立成
宗立成 梁凤仪
梁凤仪 施 杰
施 杰 张晓梅
张晓梅


